【摘 要】
:
长碳链甘油二酯是一类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油脂。传统甘油二酯生产方法反应条件苛刻,甘油二酯选择性低。超临界条件下的酶催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产物易于分离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碳链甘油二酯是一类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油脂。传统甘油二酯生产方法反应条件苛刻,甘油二酯选择性低。超临界条件下的酶催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产物易于分离纯化等优点,是酶催化的新领域之一。本文以棕榈酸(C16)、甘油为底物,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SCCO2)中长碳链甘油二酯的酶促合成。首先,论文考察了棕榈酸、甘油以及其酯化产物棕榈酸甘油二酯和棕榈酸甘油单酯在SCCO2中的溶解性。研究表明棕榈酸在SCCO2中的溶解度非常小,但其酯化产物的溶解性较好,并且甘油单酯的溶解性远大于甘油二酯,利用不同产物溶解性的差异可实现SCCO2中甘油二酯的高选择性合成。确定了SCCO2中酶催化合成棕榈酸甘油二酯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对SCCO2中固定化脂肪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下,SCCO2中固定化脂肪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另外,棕榈酸甘油酯合成方法的对比研究表明,在SCCO2介质中棕榈酸转化率及甘油二酯收率均高于其他方法。最后,论文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和有机溶剂体系中棕榈酸甘油二酯的酶促合成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种体系中酶催化酯化反应遵循双底物抑制的乒乓机制,求得动力学方程分别:有机溶剂:式中[A][B]分别表示甘油、辛酸浓度(mol/L)。SCCO2和有机溶剂体系中酶促合成棕榈酸酸甘油酯动力学研究表明,SCCO2中甘油及棕榈酸的米氏常数及抑制常数均小于有机溶剂体系。这是因为SCCO2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促使底物与酶更好的接触,提高了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同时降低了底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固定化脂肪酶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SCCO2确实与固定化脂肪酶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了酶分子构象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引起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酶促反应选择性及转化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与小分子的反应在实验和理论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源于这些研究能够提供一些根本的键催化活化信息。其中,大部分研究侧重于碳氢化合物(CH4,C2H
介孔材料SBA-15具有孔道结构规整,比表面积高,孔壁厚,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因硅氧四面体的电均衡性使得其表面缺乏酸催化活性中心;而固体超强酸SO42-/ZrO2以其酸强度高以及优
纳米TiO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它能将环境中存在的微量有机物降解为无污染的无机物,还能杀死细菌病毒,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
高锰酸钾是液相化学发光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氧化剂之一。它可以在酸性、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氧化不同的物质产生化学发光。在高锰酸钾的还原过程中,常常伴随着Mn(Ⅵ)、Mn(Ⅳ)以
本研究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掺杂改性的S-TiO2、La掺杂改性的La-TiO2和La/S共掺杂改性的La/S-TiO2,对制备的掺杂改性的样品进行XRD、UV-vis、FTIR表征分析。以活性碳纤
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直接利用太阳能降解有机污染物或者分解水获得氢能,有望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半导体光催化技
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于驱动汽车和作为小型能源设施的市场前景巨大,其中的氢源系统研发是技术瓶颈之一,氢源系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小型化。一氧化碳优先氧化
CH4/CO2重整反应是碳一化学中重要课题之一,对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积碳问题一直影响着CH4/CO2重整反应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制
首先采用柠檬酸-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Co(1-x)FexO3(x=0, 0.15, 0.3, 0.45)系列催化剂,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3-15 m2/g)和单一的钙钛矿物相结构。对B位掺
发酵食品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其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及其活性,对于充分探索微生物资源、促进发酵食品的质量具有深远意义。目前,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