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启蒙运动为写作背景,以中西方“启蒙”概念的明确区分为理论前提,在特定的理论框限内对鲁迅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启蒙思想进行阐述分析,从而探讨鲁迅启蒙走向困惑的原因,揭露个体鲁迅对西方启蒙思想的主观误读,揭示其启蒙的内在实质。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阐述这一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和选择这一课题的根由。根据不同研究者在对待鲁迅启蒙思想上持有的不同态度进行归类阐述,引出本文的写作主旨。
二、主观的误读:启蒙与启蒙运动。从“启蒙”这一词语的中西方原词汇解释入手,归纳出“启蒙”与“启蒙运动”在中西方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内涵本质的相异,对以往盲目将两者等同的观点进行否定,为后文分析鲁迅启蒙的困惑提供有力证据。
三、困惑的启蒙。从鲁迅小说文本中详细解读鲁迅启蒙的困惑体现及艰难走向,呈现鲁迅最终放弃茫然无绪的“西化”追求,并在无产阶级革命阵营中寻找到最终的精神归宿的事实。
四、困惑的原因与实质。鲁迅以知识分子启蒙主体的身份自居,选取的是“个体”对“群体”的教育与言说,最直接导致了“他者启蒙”而远离了“自我启蒙”。通过对“启蒙”概念的深层分析与对鲁迅小说创作的详细解读,探讨鲁迅启蒙困境的真正原因,从而揭示鲁迅启蒙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