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基于61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蓄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方面。储蓄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储蓄率的变化及决定储蓄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影响储蓄的众多因素中,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卫生医疗水平也获得极大地提高,世界各国居民预期寿命的大幅延长。预期寿命的延长必将改变居民的储蓄消费行为,影响储蓄—消费模式和储蓄率。预期寿命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是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有的认为预期寿命对储蓄有正的影响,有的则持反对意见,还有学者认为预期寿命对储蓄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预期寿命对储蓄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本文首先引入了Bloom、Canning、Graham关于预期寿命与储蓄率的一个模型,证明了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二者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在实证部分,本文遵循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世界上61个国家和地区从1980-2009年的3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估计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在引入了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情况下,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上各国预期寿命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预期寿命与储蓄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居民储蓄率反而降低了.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传统的精算理论当中,研究者常常为了简化问题而采用常值利率的假设,但现实生活中,利率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在保险行业中,利率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理解和度量不确定性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不同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不同,因此,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将有所改变,在此基础上所引起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变化已然成为“民生财政”建立过程中的重点考虑因素。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变化对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影响为基础,以我国“民生财政”的建设为背景,运用ELES模型对我国1978年-2006年居民收入与公共产品供给进行数量经济学中的OLS分析,并研究公共产品供给
服务业被誉为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黏合剂”。在当前各国总体经济快速增长,并以全球化面孔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服务业FDI 异军突起,在全球FDI中占据60%以上的比重。过去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