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预测和聚类融合理论在水质检测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质参数的检测和控制是水处理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对产水水质稳定性、产水效率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实现水处理控制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水处理控制系统和水质控制策略对水处理技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本文结合课题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水处理控制系统和水质控制策略的研究分析,针对水处理过程中的非线性、滞后性的问题,提出以浊度作为主要的水质参数,运用灰色预测理论,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水质进行预测控制。论述了灰色预测理论模型的原理和建模过程,分析了灰色预测模型对产水水质浊度的预测效果,实验验证了灰色预测模型对产水水质参数的预测作用,并讨论了该预测模型理论在对水质参数预测时会扩大波动范围等不足。其次,针对灰色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信息聚类融合的方法进行对其进行改进。用信息聚类融合的方法将已有实测数据组融合为灰色预测的原始输入数据组,同时,将灰色预测值与融合值实时比对,进行误差监控,当误差超过设定的范围时,修正灰色预测数据为融合数据。最后,以混凝沉淀这一滞后过程为例进行建模,并简化等效模型为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对基于预测模型反馈控制和基于PID的无预测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在保持良好的稳态响应的同时,本文选用的基于预测算法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更好的动态响应,其调整时间短、响应速度快、最大超调量小、振荡次数少,应用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病毒性角膜内皮炎诱因多样,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目前无统一分类,辅助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环媒恒温扩增法、各种PCR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
目的:探索不同翻身角度配合肺部物理治疗对预防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0例
研究了蛋白质在超细粒子固体表面吸附过程中构象的变化;选择的吸附剂粒径很小,可以直接应用圆二色性光谱测定蛋白质吸附层的二级结构变化;研究了pH、固体吸附表面在蛋白质吸
本文对ICU幸存患者复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分别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角度综述了影响其复原的因素,并提出早期识别个体风险因素、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加强社会支持与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广大军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自力更生,开创了红色医疗卫生事业,铸就了中国医疗卫生史上的不朽丰碑,蕴育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老龄化的加快发展,广场舞冲突问题一度陷入治理困境。为寻求合理的治理路径,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场舞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文
采用电化学和荧光光谱法对Nd(Ⅲ)-桑色素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pH为6.0的Tris—HCI缓冲溶液中,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微乳液,Nd(Ⅲ)能与桑色素形成配合
运用循环伏安法(CV)、控制电位电解库仑法(BE)、计时电流法(CA)和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马来酸氯苯那敏(CPM)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及其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CPM在CPE上的电
目的:探讨术前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急腹症患者腔镜术后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全麻插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miRNA)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8年4月至9月收治的30例EV71型HFMD患儿,另按1∶1比例筛选同期于本院接受定期健康检查且无感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TaqMan低密度阵列(TLDA)筛选miRNA,选取上调差异最显著的10个miRNA进行分析,比较两组miRNA表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