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Z31是最常用的变形镁合金之一,广泛应用于板材轧制和型材挤压。由于该合金是不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因此,通过铸造和变形工艺优化来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是可行的途径。本文通过在AZ31镁合金的半连续铸造过程中施加低频电磁场,并通过结晶器中连续润滑系统与电磁系统、冷却系统和保护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电磁连续油滑铸造试验,并研究了不同的电磁场频率、电流强度和铸造速度对AZ31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油滑电磁铸造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本实验条件下,V=200mm/min, I=120A时,当电磁场频率从15Hz增加到30Hz时,AZ31(Φ100mm)合金的晶粒细化程度提高,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稍有提高,但不明显;在V=143mm/min, f=10Hz条件下,电磁场强度太低或太高,对AZ31(Φ165)锭坯组织的细化效果都不理想,当电流强度I=60A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组织细化效果,并可获得较高的硬度;在f=30Hz,I=120A条件下比较V=200mm/min和V=230mm/min时AZ31(Φ100mm)锭坯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速度提高后,不利于晶粒细化,力学性能也有所下降。本实验研究了加入细化剂Al-5Ti-1B及阻燃元素Ca、Be对AZ31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1%的细化剂Al-5Ti-1B后组织有所细化,平均硬度和屈服强度有所提高,而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则变化不大;加入元素2%Ca后,组织细化,宏观硬度和屈服强度显著提高,而延伸率大大下降;加入元素0.0075Be%后,对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有负面的影响,使合金的组织变得粗大,塑性有所下降。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油滑铸造AZ31镁合金锭坯在应变速率为0.001~0.1s-1,变形温度为200℃~350℃的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得到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流动应力和变形后的微观组织。从流变应力曲线和金相图可以得出结论,合金在该实验条件下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峰值,之后随应变增加流变应力下降至一个稳定值,该稳定值随温度上升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参数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计算得出不同磁场条件下AZ31镁合金的变形激活能。通过热压缩试验,为合理制定AZ31镁合金变形工艺参数提供指导,以及为进一步系统研究该合金提供基本数据。本实验对不同铸造条件下的AZ31镁合金进行挤压变形,对变形前后的AZ31镁合金拉伸断口的形貌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考察了铸造条件对后续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挤压,合金组织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较挤压前都明显发生了细化,挤压成形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同时,研究发现电磁场频率对合金挤压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