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是一种主动安全防护系统,融合了许多先进理论与方法,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入侵检测系统按数据源可分为网络型和主机型,本文研究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现有IDS存在的问题:入侵手段升级迅速,传统的滥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方法不易检测,而异常检测方法误报率往往较高;网络带宽正向千兆级发展,而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如Snort)若运行在x86平台上,往往在百兆网络中丢包率就已不低,即使运行在NP等高速专用平台上也难以完全负荷千兆级网络流量。本文在对现有入侵检测理论、方法、体系结构以及实例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后,将协议分析、模式匹配、人工免疫三大方法加以改进并整合,以Snort2为原型设计出一种智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并在其中3个关键模块里作出了创新:改进的协议分析预处理模块中:引入了改进的IP分片重组、TCP流还原和应用层分析,并将小生境遗传与决策树融合以优化分析流程。改进的模式匹配检测引擎中:改进匹配算法并动态化,根据模式长度,把匹配时间看作路径长,把小生境遗传引入最短路径算法,进行模式子集最优划分,并选择相应的最优匹配子算法,设计出智能综合模式匹配算法。改进的人工免疫检测引擎中: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表现型/基因型编码,并引入小生境遗传算法改进免疫选择,在减少了所需检测器数量的前提下,仍然能提高检测能力,并且检测器生成所需时间明显减少。模块测试表明:本系统3个关键模块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性能均有所提高。总体测试表明:本系统与Snort2相比,ROC曲线和负载性能有一定的改进;具有异常检测能力,能检测未知攻击并自适应学习(需额外占用小部分资源),而Snort2作为纯粹的滥用检测系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异常检测能力。本系统若运行于x86平台,在百兆网络中丢包率最多能比同等情况下的Snort2低15%。若运行于NP平台,由于其综合匹配和人工免疫算法均比Snort2中的单一匹配算法更具并行性,从而更适合NP的多个微引擎并行处理,并且免疫算法很适合分布式系统,因此预计在未来的千兆级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中,本系统的综合性能将会进一步优于Snort2。
其他文献
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经由层次职能型逐渐转变为流程管理型,企业的业务流程结构复杂,变动频繁,传统的MIS已经无法支持企业的业务过程重组和组织结构重建。而工作流技术正好可
含水率在线测量在石油开采和加工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在线测量方法是基于电学原理的,存在性价比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基于近红外技术的石油含水率在
IEC 61131-3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公布的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的标准。IEC 61499标准是在IEC 61131-3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克服了IEC 61131-3标准在分布式
由于在矿山开采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在线的计量装置,因此对电铲司机和运输司机的工作量考核只能以车次计量,这就带来了很多弊端,有些操作人员为夸大产量,经常性的使车处于欠
近年来,电子鼻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展迅速,基于电子鼻技术开发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介绍了气体传感器阵列原理和构成,研究了对苹果气味敏感的气体传
工业控制对象大多为时滞对象,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由于滞后时间的存在,传统PID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内模控制方法以可调参数少、参数与性能之间关系清晰等优
随着现代海洋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对于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提出了更高要求。舰艇编队防空任务规划与毁伤效果评估直接决定着编队的生存和海战的胜负,因此本文针对舰艇编队防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