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以帕米膦酸二钠为对照,对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有效、安全、经济用药提供参考。二、方法以目前常用的帕米膦酸二钠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前瞻性方法,选择某部属三甲医院和某省级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07年2月肺癌骨转移住院患者78例。1.患者一般资料搜集治疗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转移病灶(单发/多发)等一般资料,进行骨痛程度、体力状况(KPS)、生活质量(QOL)评分。2.给药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唑来膦酸注射液4mg(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mg/支)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ml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90mg(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5mg/支)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750ml静脉滴注4h以上。两组均在单次给药后观察10d。3.效果分析和成本分析评价患者的疼痛改善、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行效果分析。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结果及恢复情况。搜集患者10d内的治疗费用,进行成本分析。4.药物经济学分析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三、结果1.一般资料入选78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5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9岁;骨转移单发40例,多发38例;骨轻度疼痛患者22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44例。试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3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2.效果分析与成本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2.50%和7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善体力状况(KPS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提高生活质量(QOL评分)分别为18.40±13.35和13.27±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50%和2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成本分别为3568.81±487.17元和4656.70±555.57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药物经济学分析经过相关性分析,止痛有效率与成本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止痛有效率为效果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模型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有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试验组和对照组成本分别为43.25元、61.02元。因此,唑来膦酸具有更好的经济/效果比。经过敏感度分析,上述结果仍然可信。四、结论经过药物经济学分析,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具有更好的经济/效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