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药耐药表皮葡球菌由于缺少合适的抗菌药物已经成为造成医院内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因此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已刻不容缓。抗菌肽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具有稳定性强、广谱抗菌等特点,有望成为替代常规抗生素的新型药物。我们从中国林蛙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出天然抗菌肽temporin-1CEb并用赖氨酸(Lys)替换疏水面的Leu和Pro从而获得改造肽L-K6,研究发现L-K6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其溶血活性较低。前期研究发现含Trp的LK-6改造肽对敏感细菌和耐药细菌具有不同的抗菌效果,抗菌机制研究表明改造肽能够通过净电作用与细菌表面电荷结合,进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本论文选取一系列在特殊位点用色氨酸(Trp)替换的L-K6改造肽,以临床多药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研究改造肽对细菌biofilm、细菌外膜、生物膜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I1W在浓度为3.12μM时对两种细菌的biofilm分解能力和形成抑制能力都达到最佳。因此对两种细菌抗菌作用差异不明显。I4W在浓度为6.25μM时对两种细菌的biofilm形成抑制能力都达到最大值,但对敏感细菌biofilm的抑制能力大于耐药菌,而且I4W对耐药菌外膜渗透能力远低于敏感菌株。这可能是I4W对两种细菌MIC值造成差异的原因。L5W和L11W对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只有在MIC值浓度时才能最大程度抑制biofilm的形成,而且高浓度下对耐药菌biofilm分解作用低于敏感菌。L5W对耐药菌外膜渗透能力强于敏感菌株。与其他抗菌肽相比,L12W对耐药菌biofilm的形成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与敏感菌相比,I1WL5W和I4WL5W在较高浓度下才能对耐药菌的biofilm的形成发挥抑制作用,而且I4WL5W对耐药菌biofilm分解作用小于敏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表明,利用20μM的七种抗菌肽分别作用于耐药菌株24h后,icaA和icaD基因的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L12W抑制基因表达作用最小,icaA和icaD两个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LK-6不同位置替换Trp可以得到不同的抗菌效果,这种结构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其抗菌机制的不同。含Trp的LK-6改造肽对耐药细菌具有多种作用机制,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成为替代传统抗生素治疗新型耐药菌所引起感染的有效抗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