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以“农银二期”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ffh8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机构通过结构性重组等方式,将流动性较低的能够产生可预见稳定现金流的信贷资产,转化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化产品的过程。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问世美国,目前在国外的发展已趋于成熟,但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起步较晚。2005年4月,我国正式进入试点阶段。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刚起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宣布暂停,停滞四年之后又于2012年宣布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解决资本占用问题,还能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但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种种优势还没有完全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中表现出来,因此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文的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以中国农业银行“农银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首先,本文简单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其次,本文从案例背景、“农银二期”的基本信息、业务开展流程等方面对本案例进行了介绍。再次,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农银二期”产品的优劣以及发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另一方面从经营绩效和内部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了“农银二期”的发行对中国农业银行产生的具体影响。这一部分是对本案例的具体分析,也是本文的核心。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中国农业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的发展建议,在总结本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也为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农银二期”产品的基础资产标准高,选择恰当,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参与“农银二期”产品发行的各参与方的经验丰富,业务开展过程衔接紧密,各部门配合密切,而且“农银二期”的发行也确实在经营绩效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发挥了作用,不仅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有效缓解了资本充足率压力,还提升了中国农业银行在银行业内的市场形象。但是“农银二期”产品还存在基础资产质量变差、借款人提前还款、利率变动、流动性不足等风险。本文也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认为中国农业银行可以将资产池的状态由静态池调整为动态池,使基础资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信用增级方面,建议中国农业银行可以考虑在控制支付成本的同时,采取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投资者的认可度。在分析“农银二期”产品的预期损失时,要充分考虑基础资产的贷款利率和各类优先档证券之间的利差变化、利率调整时间错配、借款人同时违约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建议中国农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方面,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将PPP项目的贷款考虑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中去。对中国农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案例分析实际上也为其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其他银行可以充分借鉴中国农业银行的经验,并结合自身银行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本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其他文献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双重属性特征,一方面,就它的自然属性或一般资源属性来说,它本身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是一国最基本的战略性资源;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一
学位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重负已成为可能拖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严重隐患。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努力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开放金融服务业的承诺,而加快国
论述了不同混合工艺、不同填充组分对聚四氟乙烯 (PTFE)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混合方式对 PTPE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碳纤维组分的加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