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酮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脂代谢、机制及芭蕉根替代资源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芭蕉Musa basjoo Sied.et Zucc.植物资源丰富,为研究芭蕉根中化合物羽扇豆酮能否开发为抗糖尿病的一类新药及为寻找芭蕉根的替代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模型,给药2周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表达水平。结果羽扇豆酮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后,与模型组比较,羽扇豆酮低剂量组TC、TG、LDLC、HDLC水平显著降低;羽扇豆酮中剂量HDLC水平显著降低,各组TC/HDLC比值略有降低。羽扇豆酮高剂量组和羽扇豆酮中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大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Glut4和IRS-1mRNA表达水平,羽扇豆酮低剂量组可以增加大鼠骨骼肌IRS-1mRNA和脂肪组织中Glut4及IRS-1mRNA表达水平,对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说明羽扇豆酮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脂代谢紊乱,并通过上调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和IRS-1 mRNA的表达,增强胰岛素受体-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葡萄糖转运蛋白(InsR-PI3K-GLUT4)信号通路传导,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芭蕉根总皂苷含量,及同一植株芭蕉根、茎、叶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贵州11个不同产地及12个不同采收期芭蕉根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采自天柱芭蕉根总皂苷含量最低3.742mg/g,贞丰芭蕉根总皂苷含量最高40.300mg/g,7月总皂苷含量最低为3.742mg/g,6月总皂苷含量最高为49.434mg/g;同一植株芭蕉根、茎、叶总皂苷含量无一定规律,但茎及叶的总皂苷成分含量也较高,提示芭蕉茎及叶可作为芭蕉根总皂苷替代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研究。  利用紫外光谱组法和薄层色谱法比较芭蕉根、茎、叶成分,结果表明芭蕉根与芭蕉茎更为相似,芭蕉叶与芭蕉根差别较大,不同部位药材中可能均含有羽扇豆酮化合物;并采用GC-MS法检测芭蕉花及芭蕉苞片挥发油中的成分,结果显示芭蕉花挥发油中未检出羽扇豆酮,说明芭蕉茎及叶具有替代芭蕉根作为羽扇豆酮新资源的可能,但芭蕉花能否作为替代资源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计算机检索含羽扇豆酮中药材文献,对药材的功效和分布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含羽扇豆酮的药材36味,有清热解毒、祛风湿等功效,83.3%药材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地区,说明含羽扇豆酮药材资源广泛,可作为芭蕉根提取制备羽扇豆酮的原材料替代品进行探索性研究。
其他文献
祖师麻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的茎皮和根皮,为西部地区民间用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疾病。祖师麻药材中含有香豆素,皂苷,二萜原酸酯类等成分。总香豆素类成分为祖师麻的抗炎镇痛的有效组分,其中祖师麻甲素(daphnetin)为其主要成分。二萜原酸酯类成分是产生皮肤刺激等副作用的刺激性成分。另有文献报道祖师麻皂苷也有较强的抗炎功效。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我们认为在祖
SPS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本方以Q为君,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为臣,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本课题探讨SPS胶囊对动物的毒理学与药效学作用,用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揭示药物对动物的毒理作用;用2.2.15细胞株模型,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来探讨SPS胶囊在动物体内外抗HBV作用;采用四氯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是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探索合适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优化本科实验教学中的溶菌酶分离纯化实验,
目的:通过对抗疏健骨方中各药味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主要指标成分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外肠吸收情况进行考察,为抗疏健骨方的剂型选择奠定基础。  方法:1
全球每年100万以上的妇女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占妇女癌症的25%。乳腺癌的常规治疗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辅助治疗外,利用中药进行综合调节治疗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海洋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因为它们中有许多结构独特并且拥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限制,海洋微生物的化学和代谢方面的研究开展比较晚。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从1988年才陆续有文献报道,到2002年仅有270多个新化合物,但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仅2009年就有273个新的化合物从海洋微生物中被分离得到。海洋真菌活性代谢产物是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的重要
本论文以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系统生物学评价为依据,选用周氏克金岩方,以非小细胞肺痛为病理模型,选用MTT法,在细胞水平上初步筛选周氏方的有效部位和有效组分,并采用流式细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