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邦典作为藏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民俗文化、历史的艺术产物,是藏民于生活中智慧的创造,其视觉呈现出区分于其他艺术明显的识别符号,构图显示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精湛的创作技法,有着强烈的民族审美和文化创作的应用研究意义,而在西藏传统手工艺以及藏族服饰领域对于邦典的研究较为稀缺。十九大提倡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邦典元素在时装上的运用以提升藏族本土文化价值的观念恰与此精神相一致,本课题对邦典色彩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有利于时装风格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对民族元素与时尚界的接轨提出可采纳的建议,更有利于填补邦典色彩构成及应用研究的空缺。邦典的现代创作应用若想摆脱时代变迁所给予的不利处境并提升民族性品质,需要将特有的视觉色彩语言作为突破口大胆探索,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本课题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植于邦典的历史来源、织造工艺、民俗禁忌、文化内涵、表现形式、色彩构成,以综合和整体的视角梳理各种要素同邦典之间的内在或外在联系。从历史、宗教、环境等角度阐述影响其配色的构成因素,基于NCS色彩体系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单一属性视角出发着重于山南邦典色彩对比与调和构成这两点的分析。综合山南邦典的元素特征,再以精神文化元素的自主性、色彩装饰元素的本土性、时装与民族元素结合的大众需求性理论为基础思考后,指出山南邦典色彩用色规律,创作出融合邦典元素的时装作品。通过整篇文章的理论分析和创作实践,使邦典在时装方面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将民族意识作为创作的前提,科学求同,文化存异,尝试性地将民族文化推陈出新,为民族元素具有本土性创新和文化自觉的建设提供支撑,以迎合时代发展、市场推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