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氧化沟工艺、ICEAS工艺、A2/O工艺三种典型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工艺建立费用模型。建立的费用模型从精度和适应性方面均高于以往的费用模型,并运用所建立的费用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优选,以期能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论证和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本论文所确定的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费用模型分为初始投资费用模型和运行费用模型,分别对处理规模为5-10万m3/d、2-5万m3/d、1-2万m3/d的氧化沟工艺、ICEAS工艺、A2/O工艺进行建模。考虑到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地区差异,论文以昆明市材料的当时当地市场价格为依据,进行费用计算。根据建立的费用模型及验算可知:当处理规模为1-3.7万m3/d时,A2/O工艺的投资最大,氧化沟工艺次之,ICEAS工艺投资最小;当处理规模为3.7-4.3万m3/d时,A2/O工艺的投资最大,ICEAS工艺次之,氧化沟工艺投资最小;当处理规模为4.3-4.7万m3/d时,A2/O工艺的投资最大,氧化沟工艺次之,ICEAS工艺投资最小;当处理规模为4.7-5万m3/d时,ICEAS工艺的投资最大,氧化沟工艺次之,A2/O工艺投资最小;当处理规模为5-10万m3/d时,ICEAS工艺投资最大,氧化沟工艺投资次之,A2/O工艺的投资最小。无论处理规模为多少,ICEAS工艺单位污水处理成本最大,A2/O工艺单位污水处理成本次之,氧化沟工艺的单位污水处理成本最小。根据建立的费用模型,对于5-1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建议在A2/O工艺和氧化沟工艺中进行比选;对于1-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建议在ICEAS工艺和氧化沟工艺中进行比选。.其次,引入层次分析法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在对递阶层次模型中的指标指数进行计算时,运用了论文中建立的城市污水厂费用模型,将建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费用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