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随着国民党“党治”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全面推行,教育逐渐丧失了原来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成为国民党巩固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党化教育”政策的缘起谈起,以抗战前江苏省的中小学校作为具体的考察对象,展现“党治”背景下的中小学校校园“党化”的运作情况,并说明了中小学校在“党化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本文要论述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党化教育”政策的缘起,以及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中小学施行“党化教育”具体政策。第三部分则重点论析了江苏省实施“党化教育”的举措,包括江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部门在中小学校“党化教育”政策实施上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国民党对于中小学校“党化教育”的相关人员和机构的监督措施。第四部分主要从中小学校的校园环境、课程、训育等方面着手,展现了江苏省中小学校施行“党化教育”的大致面貌。第五部分则总结了江苏省中小学校施行的“党化教育”的特点,并从目的、内容、过程、结果几个方面对江苏省中小学校的“党化教育”进行了公正的评价。“党化教育”政策在中国大陆实施了二十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党化教育”政策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后国民党把推行党化教育变成了钳制民众思想、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党化教育”政策的负面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江苏省中小学“党化教育”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化教育”与国民党现实政治、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