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配方“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配方“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疗效,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皮肤反应小的敷贴配方。方法:依据随机、对照和重复的三大原则,采用组间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两组除敷贴配方不同外,其余试验方法均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年感冒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皮肤反应的差异,分析疗效与配方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年感冒次数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症候积分、中医次要症候积分、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AQLQ总评分、AQLQ活动受限评分、AQLQ哮喘症状评分、AQLQ心理状况评分、AQLQ对刺激原的反应评分、AQLQ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冬夏并治”穴位敷贴能减少哮喘患者年急性发作次数及年感冒次数,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敷贴的两种配方均有效。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少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及年感冒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症候积分、中医次要症候积分、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ACT评分、AQLQ总评分、AQLQ活动受限评分、AQLQ哮喘症状评分、AQLQ心理状况评分、AQLQ对刺激原的反应评分、AQLQ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敷贴1号配方与敷贴2号配方疗效无明显差异。在皮肤反应方面,对照组皮肤灼热、瘙痒、疼痛、红斑、水泡评分及皮肤反应总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三伏贴后皮肤灼热、瘙痒、疼痛、水泡评分及皮肤反应总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皮肤红斑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三九贴后皮肤灼热、疼痛、红斑、水泡评分及皮肤反应总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皮肤反应显著强于观察组,即1号配方皮肤反应显著强于2号配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冬夏并治”穴位敷贴能够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减少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及年感冒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两种配方均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反应,但1号配方皮肤反应程度显著强于2号配方。(3)“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两种配方疗效相当,为追求较轻的皮肤反应,2号配方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bx.]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状茎,古籍记载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具有解重金属毒的作用。文献报道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土茯苓总提取物能解重金属Pb毒性。然而,其解毒活性成分不清,药效物质基础不明。据以上现状,本论文开展土茯苓解重金属Pb毒性的物质基础研究,共包括四个内容:1)土茯苓乙酸乙酯部位解Pb毒性研究;2)乙酸乙酯部位
目的:为理清葛根、粉葛和葛花的药材基原,本课题从资源分布、形态、物候等多方面对葛、粉葛和葛麻姆3个变种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种质评价的基础上,对3变种根部和花部药用成分进行分析,为葛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查阅全国关于葛3个变种的标本,结合11个省市的实地考察,对葛3变种在中国的分布概况进行梳理,并调查和采集葛的种质资源,对野生的葛种质多样性进行初步评估。2.2020年2月~2021
目的:通过对四子散,即热奄包对脐部进行敷贴,治疗老年髋周骨折围手术期气滞血瘀型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同时根据当代中医中药药理学,简单分析四子散临床治疗功效及作用原理,为临床骨科医生对老年髋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气滞血瘀型便秘的治疗,提供一种高有效率的治疗手段。方法:筛选与试验标准相符合的70位老年髋周骨折围手术期气滞血瘀型便秘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得到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5位,另一组为研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研究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消异止痛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评估中药内外兼治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作用,进一步探求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可行性,并为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症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将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依据中医“内外兼治”理论,采用自拟消异止痛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消异止痛方进行治疗。消异止痛方从
目的:中医是一门实践理论科学,中医治疗鼻渊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逐渐累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本课题试图通过检索中医古代文献中对鼻渊的认识及治疗,提取古代医家的临证智慧,以期为当代中医所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医对鼻渊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设立鼻渊古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第5版《中华医典》进行检索,并将所得数据按鼻渊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消肿散结饮联合烙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儿童鼾症的临床研究,并尝试初步探索其治疗机理,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验证,以期寻求一种治疗儿童鼾症(扁桃体肿大为主型)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并作为中医特色内外并治疗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本实验将符合纳入标准(以扁桃体肥大为主所致的儿童鼾症患儿)的48例患者,按1:1的比例将受试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以及烙法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消肿散结饮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法,以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作为试验组,以单纯针刺疗法作为对照组,观察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单纯针刺疗法,取穴:膻中、乳根、屋翳、期门、太冲、丰隆、行间、肩井,1次/日,每次30分钟,试验组运用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热敏灸治疗,1次/日,每次治
目的:通过观察祛风除湿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评价祛风除湿通络方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索其取效机制,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新方向。方法:1.病例收集:依据相关标准,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风湿痹阻证的住院患者6
目的:观察并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指标差异,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以及证型分布特点,进而阐明HFmrEF中医病因病机,提供辅助证型判定的客观量化指标,以期提高HFmrEF的中医辨治水平和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HFmrEF住院患者137例,记录所有患者症状、病史和基本资料,对HFmrEF患者进行辨证并按照中医证型(气阴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也是重要药食两用资源。在食品生产中,从栀子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广泛用于食品染色。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栀子规范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栀子抗病性较弱,易感染病虫害。栀子褐斑病是栀子常见病害之一,发病时不仅影响栀子正常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整棵栀子枯死。当前,栀子褐斑病常用的防治措施多为喷洒多菌灵等抑菌化学试剂。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