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相似法的运载火箭结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缩比模型试验作为获取运载火箭全箭动特性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高效、低成本和低技术风险等优点。然而,将传统相似方法应用于运载火箭缩比模型设计时,存在多种局限性,特别是无法处理细小尺寸难以缩尺的相似畸变问题。对此,论文首先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复杂结构相似性的离散相似法,并将该方法作为全文理论框架;然后,应用离散相似法推导了加筋圆柱壳动特性完全相似关系;进而,针对蒙皮壁厚和筋条截面参数引起的两种相似畸变问题,依次提出了能量相似修正法和等效相似法,推导了考虑相似畸变的相似关系式;最后,以运载火箭整体梁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其动特性完全相似关系,分析了捆绑连杆截面尺寸引起的相似畸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全文研究过程中通过全面的数值仿真和部分试验对所提出的各相似方法和所推导的相似关系进行了验证。
  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提出了适用于分析复杂结构动特性相似的离散相似法。针对运载火箭中复杂精细结构无法完全缩尺的问题,以相似总分特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离散相似法,推导了一般结构无阻尼自由振动特性相似关系并进行了简化,最后分析了所提出离散相似法的优点。
  利用离散相似法建立了加筋圆柱壳动特性完全相似。从平面壳单元动特性相似关系出发,利用离散相似法建立了圆柱壳动特性的两种部分相似关系;进而,通过联立两部分相似关系并限制筋条截面为矩形,得到加筋圆柱壳动特性完全相似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相似关系和离散相似法的正确性。
  提出了解决加筋圆柱壳蒙皮壁厚相似畸变问题的能量相似修正法。在加筋圆柱壳完全相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蒙皮壁厚相似畸变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总结了相似畸变规律和伴随的尺寸效应现象,利用应变能比揭示了其内在机理,进而提出了能量相似修正法并对该相似畸变影响进行了定量修正;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能量相似修正法的正确性。
  提出了解决加筋圆柱壳筋条截面参数相似畸变问题的等效相似法。在解决了蒙皮壁厚相似畸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筋条截面参数相似畸变问题;通过三类等效性分析提出了等效相似法,进而应用该方法:在壳式模态动特性相似方面,推导了在能量相似修正法基础上需补充的筋条截面参数相关的相似关系式;在整体模态动特性相似方面,建立了等效准则并推导了动特性相似关系。其中,对两方面推导的相似关系均进行了数值算例验证。
  基于所提出的离散相似法和等效准则,对运载火箭整体动特性进行了相似研究。以运载火箭梁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离散相似法和所推导的等效准则,推导了梁单元拉压、弯曲和扭转等三种非耦合模态的相似关系,进而建立了火箭梁单元模型的整体动特性相似关系;分析了由捆绑连杆引起的相似畸变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某串联式和捆绑式火箭原型分别设计了缩比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进行了相似性对比,验证了所推导相似关系式以及相似畸变问题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运载火箭结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方法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氮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氮素不仅是营养元素,也是蛋白质、核酸及磷脂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对于影响生长的内因而言,蛋白质的合成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外源氨基酸作为土壤中的重要有机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植物中关于外源氨基酸的作用研究存在争议。FERONIA作为一类受体蛋白激酶,直接调节下游因子EBP1的蛋白合成速率。基于此,本论文以Col-0、FERONIA突变体及
豆科植物能够和根瘤菌形成根瘤来建立有效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复杂且多步骤的,其中涉及两个主要方面,即根瘤菌的侵染及根瘤原基的发育。接种根瘤菌后,野生型植株在2wpi时就能形成粉红色圆柱形的根瘤。而我们实验室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表现出延迟固氮的表型。在2wpi时只能形成白色的小凸起,直到5wpi时才能形成粉红色圆柱形的功能性根瘤。通过图位克隆我们发现该基因是MtLIN,但是它在E3泛素连接酶的启动子区域发生2.3Kb的缺失,由于该突变体是lin的同源突变体,因此我们将它命名为lin-5。
植物叶色突变体可用于研究叶绿体发育、叶绿素(Chlorophyll,Chl)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鉴定基因功能,核质基因互作,遗传控制等以及在杂交育种中可以作为苗期指示性状,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因此,它们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理想材料。实验室前期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甘蓝型油菜,分离到一个黄化突变体。本研究对该突变体进行了生理学和蛋白组学鉴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观察表型、测定叶绿素含量、观察气孔特征、农艺性状统计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
基因表达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其中RNA转录后调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RNA结合蛋白(RBPs)是转录后调控的关键因子,参与RNA可变剪切、RNA稳定、翻译等多个过程的调控,从而影响植物开花、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等多个生长过程。ErbB3绑定蛋白(EBP1)是结构功能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可与rRNA、tRNA、mRNA等多种RNA结合,参与调控核糖体生物生成、蛋白质翻译多个过程,但目前已报道的靶RNA甚少,对靶RNA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前期报道RALF1-
神经胶质瘤(glioma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恶性神经胶质瘤通常可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根据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星形细胞瘤进一步分为I–IV级,级别越高,其治疗效果和预后越差。神经胶质瘤的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复杂且预后差,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而传统的治疗策略目前主要以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为主,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来说,迫切需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位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位。一般认为肝癌的发生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或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有关。然而肝癌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胰岛素及其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临床证据的支持。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Rβ)结合后,IRβ被磷酸化活化,进而激活下游的PI3K、AKT以及mTOR等相关分子。热休克蛋白结合蛋白HBP21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但HBP21是否调控肿瘤细胞内异常活化的PI3K/AKT信号通路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
硫化氢(H2S)、一氧化氮(NO)等气体分子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生理信号分子,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气体治疗是利用气体信号分子对于生理平衡的调控作用和疾病的诊疗效应而发展的一种新型诊疗方法,高效且低毒,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然而,气体信号分子易于扩散,难于可控释放,这为基于气体的精准治疗提出了挑战。微纳生物载体具有生物分子负载、智能可控响应和靶向传递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药物转载和靶向治疗等研究领域。微纳生物载体与气体治疗相结合,将为气体的精准治疗提供可能。本文将光热载体与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是飞行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成功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取决于对转捩机理的深入理解。在环境扰动较小的情况下,边界层转捩可以分为感受性、线性增长、非线性增长和层流破碎三个阶段。作为初始阶段,感受性和稳定性问题主导着边界层转捩的后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WCNS高阶精度格式,数值研究了表面粗糙对于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表面粗糙引发边界层转捩的物理机理。
  针对平板边界层稳定性问题,开展了高效时间推进方法对比及多种参数对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影响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细胞骨架发生重排,从而转变为间质细胞的过程。作为一种程序性的、可逆的生物学过程,EMT出现在胚胎发育及器官形成、组织修复和再生及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过程中。EMT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与转录因子、miRNA、细胞微环境等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
  E-cadherin蛋白是由基因CDH1编码,其主要作用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是上皮型细胞的主要标志物之一。研究表明E-cadherin是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域的突变、甲基化等都影
尽管CFD方法和计算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超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目前应用于高超声速流动模拟的激波捕捉方法通常会遭遇激波不稳定问题,如著名的“痈”(carbuncle)等激波异常现象。对于简单的流动问题,准确的流场结构一般是可以预知的,激波异常流场的识别是相对容易的。然而,实际的数值计算往往涉及复杂的几何外形和复杂的流动现象,如果产生激波不稳定等异常现象,几乎无法对准确流场与异常流场做区分。这一困难大大降低了现有CFD方法的可靠性,影响了它们在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应用。因此,研究激波捕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