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胆管下段梗阻性黄疸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有益的帮助。评价128层螺旋CT对胆管下段梗阻性黄疸性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方法收集77例胆管下段梗阻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为良性和恶性2组,良性41例,恶性36例。所有病例均行128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至西门子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其中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做经皮经肝内胆管造影术检查。所有病例均获得病理结果。由2位影像专家对上述两种资料进行分析,如出现争议则请第三名医师参与共同商量后确定最终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处理,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指标输入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清晰图像显示。1.128层螺旋CT对胆管梗阻程度诊断的准确率96.10%,灵敏度95.12%及特异度分别为97.22%。2.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在胆总管扩张程度和梗阻端变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及128层螺旋CT与PTC对恶性胆管下段梗阻胆管扩张程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值=0.89。3.128层螺旋CT在梗阻部位距离肝门长度的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而恶性组中胆管下段癌和胰头癌之间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PTC与128层螺旋CT两种方法对恶性组测量梗阻部位距离肝门部长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可以作为临床疑诊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高,并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128层螺旋CT和PTC测恶性胆管梗阻胆管扩张程度及梗阻部位距肝门距离有较好的一致性。128层螺旋CT诊断胆管下段梗阻性黄疸疾病是十分有效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