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调度方案优选及库淀联合防洪调度问题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so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河的大型水库和白洋淀承担着大清河流域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保安任务。为此,开展大清河水库联合调度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根据大清河流域防洪工程除险加固后的设计标准及调度运行情况,进行了“大清河流域水库预泄调度方案的优选”及“库、淀联合调度方案”等防洪调度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根据大清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大清河流域水库预泄调度风险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值的具体定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指标“相对优属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水库预泄调度方案模糊优选模型。(2)按预泄流量和预泄时间的不同,拟定了西大洋水库在10年、20年和50年一遇洪水下的预泄调度方案,并由不同条件下方案隶属度变化趋势的分析,给出了西大洋水库的防洪预泄调度规则。(3)结合大清河流域实际情况及其防洪联合调度的具体要求,采用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库、淀联合调度模型,并对“63·8”洪水进行了重演分析。联合优化的调度方案不但使白洋淀在遭遇“63·8”这样特大洪水时,只使用白洋淀及其周边分洪区而不需要启用小关分洪闸分洪,而且白洋淀水位会有所下降,提高了其防洪安全性。(4)传统的线性规划模型一般都采用单纯形法或者是大M法,它们在处理变量繁多的大系统问题时,会使模型计算时间过长。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引入了多项式算法—Karmarkar算法,缩短了模型计算时间,提高了优化计算的效率,为实时防洪联合调度优化模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大清河流域联合防洪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探讨了水库防洪调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制定了该流域库、淀防洪联合调度的方案,为其防洪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促进了各种生物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MtDNA的多态性己被发现。它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对于研究动物的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其与体细
  本文对主流大功率水平轴潮流能机组进行了对比,并针对机组和潮流资源特点,结合海上风机设计等相关规范,制定具有潮流特征的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组的载荷工况表,给出了与风力机
岩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为非线性,岩土体的加载模量和卸载模量有很大的差异,并对岩土体的变形有很大影响。例如,在地下开挖工程中,开挖之前初始应力主要由岩土体的自重所引起,处于加
水资源开发利用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总是注重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由于维持天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水资源得不到保障,导致森林植被萎缩、生物物种减少、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