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21世纪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个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人,发展人的主体性已成为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小班化教育就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主体性意识的培养,通过对教育理念、管理形式、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能动而具有个性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班级规模、管理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四个角度探讨了小班化教育中促进学习主体性培养的价值和优势。论文以重庆市巴川小班实验中学为个案,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巴川小班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之处进行提炼和总结,以探讨小班化教学模式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方面为更好地开展小班化教育提供可操作的模式。论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存在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主体性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人本理论,从理论的高度来看小班化教育为学生主体性培养提供的平台。第三部分,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的价值分析。主要从班级规模、管理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四个维度探讨了小班化教育中促进学习主体性培养的价值和优势。第四部分,个案学校在学生主体性培养方面的具体实践。主要介绍了巴川小班实验学校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实行班级值周制度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第五部分,小班化教育中关于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思考与建议。主要包括了个案学校在学生主体性培养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以及相关思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