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组(电针配合艾灸)和对照组(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IgE的影响,对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为慢性湿疹的治疗提供操作简便、证据确凿、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中医综合方案。方法:将2018.1至2018.11于四川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门诊以及住院部共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运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实行基础干预措施,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温和灸(电针孔最、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温和灸阿是穴、神阙),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氯雷他定片口服),疗程共2周。以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即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清IgE数值、瘙痒缓解30%所需要的时间(h)以及瘙痒缓解30%及以上维持的时间(d)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以上数据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具体结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的ESAI评分、VAS评分、血清IgE数值具有可比性(p>0.05)。2.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EASI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EASI总分组内及组间比较,表明治疗前后两组总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EASI评分表中五个症状改善情况作比较,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五个症状方面均有效(p<0.05),对照组在红斑、苔藓的改善方面疗效不明显(p>0.05)。4.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5.血清IgE水平:治疗后两组血清IgE水平均下降(p<0.05),两组疗效相当(p>0.05)。6.瘙痒程度缓解30%所需时间(h):两组比较,治疗组能更快缓解瘙痒(p<0.05)。7.止痒程度缓解30%及以上维持时间(d):两组比较,治疗组止痒效果更持久(p<0.05)。8.剔除/脱落病例:治疗组剔除/脱落2例,占治疗组总人数的6.7%,其原因与治疗本身不相关;对照组剔除/脱落1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3.3%,其原因为疗效欠佳。9.随访:对痊愈、显效、有效病人进行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不良反应/事件:对照组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占对照组人数的13.79%,治疗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电针配合艾灸治疗慢性湿疹能够更快缓解瘙痒症状并且维持较长的止痒时间,对慢性湿疹体表症状(EASI评分)以及瘙痒症状(VAS评分)的改善更有效;两种治疗方法对慢性湿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下降方面均有效且疗效相当;电针配合艾灸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且安全性更高。综合两组的安全性、依从性及总体临床疗效,电针结合艾灸治疗方法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