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管阻断剂与聚谷氨酸的自放大肿瘤靶向纳米药物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高效地靶向富集抗肿瘤药物到肿瘤部位,已然成为抗肿瘤药物运输的关键点。传统的抗肿瘤药物体内运输的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两种方式存在着各自的弊端。最近科研人员发明了一些在肿瘤部位自制靶点来富集药物的抗肿瘤策略,使肿瘤靶向性显著增强。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循环靶向自放大的肿瘤靶向策略。本循环靶向自放大的肿瘤靶向策略整合了血管阻断剂CA4、体内凝血级联机制以及聚L-谷氨酸基的纳米药物。首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马来酰亚胺-PEG(MAL-PEG)、CA4接枝到聚L-谷氨酸(PLG)主链上;再将此接枝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为纳米胶束;最后利用马来酰亚胺基团,在表面与A15多肽(凝血因子FXIII的底物肽A15:G-N-Q-E-Q-V-S-P-L-T-L-L-K-X-C,X为6-氨基己酸,Q为活性位点)中的巯基的加成反应将A15多肽修饰于纳米粒子表面,这样就制得了PLG160-g-mPEG5000-6/MAL-PEG5000-2/CA450/A152(PPCA)纳米药物。本循环靶向自放大的肿瘤靶向体系PPCA的靶向机制为:PPCA到达肿瘤部位后血管阻断剂CA4的释放会选择性破坏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该部位出血,接着启动了体内凝血机制,凝血因子FXIII被活化,而A15多肽是凝血因子FXIII特异性作用底物,A15多肽就会连结在凝血块上。A15和CA4都在同一纳米粒子里面,A15到达肿瘤组织后又带来了更多CA4,如此循环自放大肿瘤靶向。PPCA体内抑瘤实验效果显著:4T1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对比PPCA及其对照-无凝血靶向的PPCA-N,PPCA组与PPCA-N组经过26天的治疗之后,肿瘤体积的对比已经有了显著性差异(**p<0.01);而PPCA组与PBS组更是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另外,PPCA纳米药物并没有明显的毒性。肿瘤组织分布显示PPCA给药组游离CA4的含量是PPCA-N对照给药组游离CA4的含量的7.5倍,有显著性差别(**p<0.01)。该新颖的自放大靶向体系抑瘤效果显著、靶向富集能力强,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小,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高血压继发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研究。方法:选取30例高血压血管病的患者作为A组,30例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作为B组,30例高血压心脏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C组,再选取30
<正>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读书
<正>过去的30年,胃癌的诊断与治疗不再以经验为基础,各国的研究者开始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开展诊疗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各类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开始大量涌现,涉及胃癌防治
三维地质建模与找矿靶区优选是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数学建模方法,通过自主研发GeoCube三维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软件,实现了栾川钼矿区三维地
试验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研究了酵母类共生菌在3种稻飞虱成虫体内的存在状态、形态特性以及种类和组成。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3种稻飞虱成虫的头部和胸部均
在导弹飞行试验中,及时、准确地判别天线跟踪状态,是雷达完成测量任务的关键。分析了干涉仪测量值的误差项,给出了实时误差修正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用干涉仪测量值预报天线跟踪
安徽肥东龙山和山东沂水道托火山岩的K—Ar全岩年龄分别为119.2&#177;2.3M。和114.8&#177;1.0Ma,明显晚于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时间(143.3&#177;1.3Ma),与断裂带内张八岭隆起北段侵入岩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A组(40例)和B组
体育艺术类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命题。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以课程与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文化
华北地块中生代含幔源包体玄武岩同位素年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成果表明:119 Ma~110 Ma之间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型岩石圈地幔转化为亏损的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