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失语到发声:美国华裔男性的话语追寻之路
【出 处】
:
西北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陕西省旬邑县西头遗址出土有数量较多的商周时期骨镞,其在形态特征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西头遗址的个案研究,对出土成品、半成品骨镞及鹿角料进行类型学分析,并结合微痕观察、模拟实验来探讨不同形制骨镞在制作工艺和功能用途的差异及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关中地区所见同时期骨镞形制进行比较,讨论区域内商周时期骨镞形制的演变规律及其反映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六章:第一
为了保证在常规显示器上能够再现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 Dynamic Range Image,HDRI)并保证良好的视觉感知质量,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色调映射算法(ToneMapped Operators,TMOs)。然而不同TMOs产生的色调映射图像(Tone-mapped Image,TMI)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并导致图像的视觉感知质量下降。因此,TMI的质量评价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
20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在大气、水蒸气、有机酸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马氏体不锈钢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回火,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往往塑韧性较差。淬火-配分(Q&P)工艺是针对马氏体钢提出的热处理新工艺,可以得到马氏体和富碳氮奥氏体的复相组织,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明显提高钢的塑韧性。本文以10Cr13NiSiN和10Cr13NiN两种实验钢为研究对象,从奥氏体化温度、一次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与政治上的危机相伴随的是文化上的危机。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以及文化危机,中国士人们开始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思考中国文化的出路。一部分知识分子主张“西化”,而另一部分则持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双方论战不断。张申府并没有盲目认同哪一方的观点,而是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辩证综合”的文化观。张申府文化观的提出,与其学贯中西的学术经历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形式、多样化的创作载体,诸如音乐喷泉、网页设计、体育赛事直播节目、VR出版物等新型作品不断涌现。受制于我国《著作权法》(2010)第三条对作品类型的封闭式列举,此类基于新技术、新理念产生的新型作品难以直接归类于法律列举的作品类型,司法裁判不得不面对因新型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诉求而产生的诸多难题。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对作品采取“定义+开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