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桃粉’番茄品种为试材,分越冬茬(2009-9-4至2010-3-2)和越夏茬(2010-3-5至2010-8-10),采用简易栽培槽有机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日光温室不同下挖深度(跨度均为9m,分别下挖T1=0m T2=0.5m、T3=1.0m和T4=1.5m)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至日温室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随下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夏至日则相反。冬至日和夏至日,各温室10 cm深处土壤温度都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规律。冬季和夏季温室光照强度均随下挖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冬至日和夏至日最高光照强度分别出现在13:00左右和12:00左右。无论冬至日还是夏至日,温室内相对湿度均随下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2. T4促进了越冬茬番茄的生长,具体表现为株高、茎粗、叶面积和生物量的积累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T3。对于越夏番茄温室下挖深度大对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但不如越冬茬明显,在越夏番茄生长后期,各处理间各项生长差异不明,均能达到较高水平。3. T4,越冬茬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越夏茬番茄T4、T3光合作用差异不显著,T4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根系活力初期差异显著,后期趋于一致,均达到较高水平。4.低温越冬栽培期间,T4番茄叶片SOD、CAT和POD等保护酶活性增高,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但增幅低于其他处理,叶片电解质渗透率较低,这说明T4保温蓄热效果较好,番茄植株未受严重低温胁迫。5.各温室栽培的越冬茬番茄和越夏茬番茄产量均差异较大,但品质差异较小。越冬番茄下挖深度为T4产量最高,其次为T3,各处理间果实品质差异不大。越夏番茄则是T3产量最高,T2的番茄产量略低,T1温室产量最低。综上所述,T4,越冬番茄栽培效果最好,其次为T3。T3越夏栽培效果最好,其次为T2。如果能加强对T4的环境调控,及时通风降温降湿,应该也会取得较好的栽培效果,因此年栽培应选择下挖深度大于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