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矿水化学特征分析及突水水源判别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gu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井水害问题一直关乎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解决矿井突水问题的前提任务就是对突水水源进行判别,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减少水害事故出现的概率。将潘二井田作为探讨对象,基于了解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对井田进行补、径、排以及充水特征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与Gibbs图解法、离子比例系数法分析井田内不同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基于各含水层阴阳离子组合关系,利用CRITIC法与物元可拓模型理论、PCA与Bayes理论建立水源识别模型;最后运用井田观测孔水位动态及水温特征对突水水源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井田内各含水层水质类型均不相同,含水层水化学组分主要受蒸发作用和溶滤作用的双重影响,硅酸盐矿物与硫酸盐矿物的溶解是研究区水质形成的重要推动力。(2)水化学特征识别结果为突水水源1和2均为煤系砂岩水,突水水源3为奥灰水,少量的水源可能为太灰水。CRITIC理论与物元可拓模型及PCA与Bayes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其中,CRITIC理论与物元可拓模型的水源判别率为100%;PCA与Bayes判别模型识别率为75%。(3)地下水水位动态与地下水水温对于12123工作面突水水源的识别验证结果为奥灰水,地下水水位动态与水温这两种方法进一步表明了地下水水化学识别与多元统计方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图[26]表[16]参[94]
其他文献
民法总则第127条“法律对数据、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此,虚拟财产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正式纳入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学术界对虚拟财产的定义仍然存在分歧,以至于对研究其法律性质、以及实务问题的解决都带来了一定困扰。本文首先通过对第127条在民法总则中的体系安排进行解读,以及虚拟财产权利行使的支配性、排他性分析,得出虚拟财产是承载物权的权利客体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学界的债权性质学说、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