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样也提高了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尽管如此,一些高危疾病依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于人类的健康而言,通过对相关标志物的灵敏检测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众多的检测手段中,电化学分析因其高灵敏、低成本、仪器简单、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物质的检测。然而,临床诊断中低的目标物质浓度、复杂基质的干扰依然成为标志物灵敏检测的障碍。为了能够在复杂基质中实现疾病标志物的灵敏检测,我们将信号放大策略应用于电化学分析中,结合磁分离技术,构建了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灵敏的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工作如下:(1)我们基于杂交链反应、酶促金属化的双重信号放大策略以及阳极溶出伏安法的结合,构建了一种超灵敏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microRNA-21的宽线性范围检测。目标核酸被捕获探针修饰的磁球捕获并通过杂交链反应实现扩增形成长的核酸片段。进而,大量的碱性磷酸酶可通过生物素和亲和素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偶联到核酸片段上。杂交链反应和酶促金属化的结合从目标物扩增和检测信号放大两方面出发,有效地使电化学信号增强约120倍,检测限降低至0.12 fM。与以往的报道相比,该方法实现了2.5 fM到25 nM更宽范围内的检测,线性范围跨越7个数量级。磁分离技术的结合成功实现了血清中microRNA-21的加标检测。总之,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宽线性动态范围,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2)上章工作中,我们发现杂交链反应易设计、易操作,不失为高效的目标物扩增策略。考虑到另一种常见的疾病标志物—蛋白,我们利用凝血酶和适配体及其核酸互补链的竞争结合,将对于蛋白的检测转换为针对其核酸互补链的检测,方便引入杂交链反应间接的实现对于凝血酶的扩增。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信号标记物,基于酶催化放大实现检测信号的放大和双模信号的输出。磁分离技术和磁性金岛膜电极阵列相结合,被用于磁性复合物的捕获,成功的避免了电极的毒化。该方法将凝血酶的检测限降低至0.35 nM,且在血清中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特异性强,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