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作业中,具有远探测功能的地质导向技术是实现目的层中有效钻井的关键技术。半线圈测井是一种可实现随钻地质导向的新方法。本论文设计了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它可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对源距和线圈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为实验室中进行半线圈的各项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部分完成了半线圈感应测井原理分析与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作业中,具有远探测功能的地质导向技术是实现目的层中有效钻井的关键技术。半线圈测井是一种可实现随钻地质导向的新方法。本论文设计了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它可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对源距和线圈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为实验室中进行半线圈的各项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部分完成了半线圈感应测井原理分析与实验系统总体设计。根据感应测井理论推导出半线圈接收电压的计算公式。设计了实验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提出了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发射和接收模块的技术指标要求,以及总体实验系统的功能要求。第二部分为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的发射模块设计。具体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电路设计。其中软件设计包括设计基于TMS320F28335的最小子系统,用以控制AD9833产生实验要求的20KHz正弦信号。硬件电路包括DDS波形产生模块,差分放大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包括AD8221差分放大模块的电路焊接,功率放大模块的电路焊接。采用NI 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差分放大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的仿真,以验证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完成了实验系统要求频率信号的产生,并将其放大至驱动线圈负载。仿真结果表明:AD8221差分放大电路可有效减少共模抑制比。采用二级放大的功率放大电路可对电流和电压同时进行放大。第三部分为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的接收模块设计。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电路设计。软件部分主要是通过Verilog硬件语言来进行采样控制和数据存储,AD7606进行采样速率的控制,以及数据的缓存以及DSP读取。硬件部分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用以接收线圈上的微弱信号放大;低通滤波电路,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进行高频噪声滤除;AD采集电路,进行接收线圈上的信号离散采集和FPGA与DSP数据通信。完成了实验系统的信号接收模块,并且采样速度快,精度高。第四部分为半线圈实验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首先依据信号流向完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调试,其次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电路和软件调试,调试结果表明: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信号发射与接收稳定,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然后进行实验系统功能性分析,包括方位角变化、源距变化以及匝数变化。最后进行了线圈探边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半线圈系具有方位角度敏感以及对高电导率物体有敏感性,具有一定的边界探测能力,且半线圈接收信号强度高于全线圈。本实验系统具有对半线圈的各项特性验证功能,包括半线圈对旋转角度敏感性、对边界条件变化的敏感性以及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全线圈的特性。通过各项分析验证了半线圈实验系统的有效性。实现了在实验室中对半线圈各项特性探究。实验系统达到了预期实验指标要求以及功能需求。
其他文献
Z1-L17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一个新区块。山西组山1段是该区块重要的潜力开发层位。前人对该区块山1段沉积相有不同认识,持河流相、三角洲相、滩坝相等观点。由于对该区沉积相研究不够深入,进一步导致砂体展布不明确,已严重制约研究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因此深入开展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针对研究区存在的上述问题,充分利用研究区地质资料及钻井资料,对Z1-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分布广、储量大,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增大,致密油产量所占比例逐年增大。但是由于低渗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变化大,致使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富集规律等存在不同认识和见解,从而影响到致密油的勘探及开发思路和方式。安塞油田前期勘探开发主力层位为长6及其以上地层,对长8油层的成藏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相对较弱。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长8油层物性较差,属于低渗、超低渗油藏。从油气成藏角度看,研究区偏离生烃中心,油气侧向运移,油源不足,造成长8油藏充注不充分;
麻地沟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_1油层亚组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其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大,是该地区主力含油层段之一。但由于研究区该层段储层非均质性为强-中等,导致石油采收率相对较低,稳产维持较难。因此,加强油藏的精细描述,研究各小层储层特征及含油规律,能够为提高石油采收率、保证石油稳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依据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随机建模和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主要运用钻井
指向式井下闭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目前先进的自动化钻井技术,较其它钻井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旋转导向钻井工具中的轴承系统是实现钻井工具旋转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向节轴承是井下闭环钻井工具可控弯接头中传递扭矩和钻压的关键部件,本文针对导向节轴承的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展开研究,为提高井下闭环可控弯接头导向钻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本文首先讨论了井下闭环可控弯接头中导向节轴承的结构和
随着常规高渗储层石油逐渐开发殆尽,低孔低渗储层作为其替代资源和石油勘探开发的必然趋势越发被学者和专家所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深水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研究区单井产量低,严重制约油田的稳产周期。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测井资料、物性分析等资料,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纳米CT等实验分析手段对华庆地区长6_3不同类型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是我国未来天然气主要的接替选区,具有“持续式”聚集的特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西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对该地区山西组建立页岩气的富集模式。本文选取延安地区山西组泥岩样品,以一大整块样品,钻取直径为2.5cm的岩心柱子,利用WYMN-3型温—压生烃模拟仪对岩心柱进行生烃模拟实验,研究其生排烃潜力,并利用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的方法对延安地区山西组储层孔隙进行分析,并与
全旋转闭环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是多分支井、大位移水平井和高难度定向井等非常规井的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工具,导向钻井工具在井下受到多种复杂载荷的作用,导致导向钻井工具容易发生振动,影响其导向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井眼轨迹控制和井壁质量等造成影响。本文针对全旋转闭环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首先分析了导向钻井工具偏置机构的偏置原理,建立了偏置机构的运动模型,提出了通过控制偏置机构偏心环的旋转来调节导向轴
采气管柱是油气资源从井下开采到地面的唯一通道。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采气管柱的破坏时有发生,高温、高压、高产气井在生产过程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管柱的流固耦合振动是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首先阐述管柱流固耦合振动最基本的理论,其中引入了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和管柱的振动模型方程,推导了管柱流固耦合4-方程数学模型并采用特征线法对其进行了求解。然后,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流固耦合系
北部坳陷位于武威盆地北部,武威盆地处河西走廊盆地群东南部,位于华北地块、祁连褶皱系、贺兰台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目前甚少有前人使用平衡剖面技术和盆地模拟技术对该地区各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其成藏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制约了该地区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本文结合测井、地震、地化数据源等资料,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古水深、古热流值等参数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和成藏模拟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演
埋地油罐是加油站油品存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约有11.9万个加油站,近47.6万个埋地油罐。由于受机械应力和腐蚀的长期影响,其中多数油罐存在随时发生泄漏的危险。油罐渗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周围环境和人口构成威胁。虽然国内外研究开发了相关渗漏监测技术产品,但对于微小渗漏的检测仍有一定困难,渗漏定位更是难以实现。本文秉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的原则,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