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山居诗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佛教文學中,“山居詩”無疑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類別之一。大量以《山居詩》為題的作品,散見於燈錄、語錄、僧傳、筆記、類書、僧詩總集等各種佛教典籍中。唐宋元明各朝,“山居詩”不下千數,乃至有專門的《高僧山居詩》及《續编》這樣的集子编刻印行。這是一個被學界遗忘的中國禪僧的寫作傳統,其作為宗教文學的意義理當受到應有的關注。本論文旨在通過對佛教山居詩的梳理、研究,展現佛教文學中的一個特殊樣態,並由此見微知著,領略佛教詩歌在征引典故、遣詞造句、宗教意義、人文精神等方面所具有的獨特風貌。文章在第一章說明,山居是僧人習禪的一種傳統,在佛教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山中環境幽靜,有利於僧人參禪悟道。且山中生活淡泊,符合清修僧人的喜好。逢當亂世,山居還可以避難全身。從第二章到第五章,文章展現了唐、宋、元、明各時代山居詩的創作情況。從中可以看出,拉開佛教山居詩創作序幕的是唐五代的貫休,但真正啟發了後世創作者的則是寒山。雖然寒山的詩皆為無題,但對後來的山居詩創作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宋代僧人山居詩集中於北宋,除永明延壽之外,其餘人的作品多寫清淡樂道的山居生活,而少涉歷史典故。元代山居詩集中於元代中後期,受當時社會背景及禪風的影響,詩歌側重於對歷史、現實問題的探討,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尋,並表現出思辨特征。同時,這一時期對於人生問題的思攷還影響到元散曲的創作。明代山居詩集中於晚明,常有默坐、兀坐之語,強調內心清淨無塵的境界。由此可見,山居詩的發展是與禪宗思想的變遷相伴隨的,並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有著緊密的聯繫。第六章概括了山居詩創作史中出現的主題類型,即行住坐臥、歷史興衰、參禪示悟、山居樂道四種。在不同的時代山居詩表現出不同的主題側重,如宋代山居詩受洪州禪思想影響多寫僧人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元代山居詩受“真參實悟”的禪法影響加強了對社會現寅與歷史興衰的反思,明代山居詩則因改革弊端的願望而回歸於對清淨寂然的内心世界的追求,而山居樂道的主題則貫穿了從唐代到明代的整個山居詩的創作史。第七章探討了山居詩中所表現的宗教精神。文章以無念的自由身、超越的獨行者、永恒的隱逸情三個方面來概括山居僧人的三種精神追求。即擺脫一切壓抑和束縛而恢複生命本來的自由,在認識了自我與世界之後一種超越塵囂的驕傲的孤獨,和不與王朝政權相往來的孤高淡泊。事實上,這些正是傳統禪精神的代表。
其他文献
周末我去理发,在排队等候时顺手拿起一份早已过期的《福州日报》,看到一则关于寿山石的广告,这使我不禁想起自己上二年级时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期刊
以长距离工作面贯通测量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开展井下测量设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贯通作业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对测量结果和贯通精度做出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金哲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机复杂,临证时应先辨病再辨证。金教授结合月经周期阴阳消长平衡的特点,针对PCOS痰瘀互阻证患者采用"三期论治"的方法,抓住月经后期的治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同时也是收获审美体验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经。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后,语言表达能力仍然较差,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特别是农村中学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据有关机构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