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长型脊柱侧凸矫形系统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生长发育儿童脊柱侧凸,特别是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需要控制脊柱畸形、恢复平衡,同时要保留脊柱生长、扩大胸腔容积,以减小对重要脏器发育的影响。目前尚无理想的手术方法。目的设计一种具有自动延伸性能的“滑动环式椎弓根钉脊柱侧凸矫形系统”,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矫形棒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考察体内自动滑移、保留生长的性能;配合弯曲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棒,观察其调控椎体生长,产生(纠正)侧凸的能力;研究滑动结构体内的磨损腐蚀及镍析出情况。为进一步的完善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总结目前各种非融合生长棒器械的技术特点,完成“滑动环式椎弓根钉脊柱侧凸矫形系统”的设计;2、动物实验研究:①、取2月幼山羊T5、L1正常新鲜脊椎标本各5具,确定4mm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②、9只2月幼山羊随机分3组,一组(少钉组)L5锁定钉,T10、L1滑动钉,使用直的镍钛记忆合金棒内固定;一组(多钉组)L5锁定钉,T10、T12、L1、L3滑动钉,直棒内固定;一组(侧凸组)L1、L2锁定钉,T5、T6滑动钉,50°镍钛记忆合金棒内固定。术后及术后3月摄X片测量各组生长保留的长度。侧凸组行脊柱CT三维重建观察顶椎区域椎体、椎间盘形态,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生长板HE染色;③、3月后动物处死取材,观察内植物周边组织反应情况并HE染色观察,使用扫描电镜能谱确定磨损颗粒成分,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各组织器官镍离子含量。结果1、目前的手术技术可分为“人工撑开”、“自动延伸”二大类,各有优缺点。我们设计了一种自动延伸的“滑动环式椎弓根钉脊柱侧凸矫形系统”。2、动物实验:①、置钉方法,T5、L1分别取横突末端凸起部、椎板根部中点为进钉点,与终板平行、内倾45°斜向穿过整个椎体置钉,双皮质固定;②、少钉组L5-T10滑移总长度为4.1cm,每个椎体生长滑动为0.51cm;多钉组L5-T10滑移平均为3.9cm,每个椎体生长滑动为0.49cm;侧凸组L2-T5滑移平均为4.8cm,每个椎体生长滑动为0.48cm;侧凸组Cobb角45°,CT及大体观察见顶椎体及椎间盘明显楔形变,HE染色见生长板软骨细胞柱的高度凸侧大于凹侧。③、滑动环螺钉周边呈污浊黑色,有明显组织反应,HE染色见大量黑色颗粒沉积及异物巨噬细胞炎性反应,能谱分析确定含有镍、钛、铝、钒等离子。滑动钉、固定钉周边组织镍含量分别为945.78±149.17、5.16±2.02mg/kg(P<0.01)。结论1、新型设计的滑动环式椎弓根钉脊柱侧凸矫形系统在体内滑动性能良好,能有效保留生长。2、使用本矫形系统对脊柱施加不对称应力,具有调控椎体生长,产生(纠正)脊柱侧凸的能力。3、滑动结构设计在体内因活动磨损等原因,周边组织有金属颗粒沉积及异物炎症反应,局部镍含量增加,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其他文献
石房蛤毒素(STX)是一种海洋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来源于有毒的藻类。贝类通过食用有毒藻类,蓄积在其体内形成STX。STX毒性极强,对人类的致死量约为1 mg,中毒症状明显,轻则引发
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加之传统的淹灌稻田排水量大,导致随稻田排水流失的污染物量大,加剧了农田面源污染,因此,在农田排水的设计中不仅要控制涝渍危害,也要控制排水中的
为了延长冷鲜猪肉的保质期,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LA)薄膜表面沉积一层氧化硅(SiOx),制备出具有更高气体阻隔性和气体透过比的P
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是死亡的直接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助产护理质量,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正确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9月我们对在
苏州市中医医院从医院人文环境建设、核心价值观建立、内涵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等多个方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推广,让老百姓认识中医药,实践中医药。通过中医药文化宣传与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
<正>来自国网陕西铜川耀州供电公司的袁欣已经在陕北米脂县七里庙村扶贫一年多了。作为一个1993年出生的大男孩,他的青春不像有些"90后"一样绽放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沉
期刊
<正>中国古代社会针对官员的腐败问题,历朝历代都曾采取不少措施和手段。作为封建社会反腐的最终决策者,各个朝代皇帝对于贪腐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汉武帝:设立"刺史"职位在汉
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治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虽然目前国际上已被批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