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胆碱受体是最早发现的受体,但随着淋巴细胞非神经性胆碱能系统的发现,让我们对于传统问题有了新的疑问。胆碱受体分为nAChRs和mAChRs两大类,分别隶属于与离子通道相偶联和与G蛋白相偶联的受体超级家族,神经元的胆碱能受体存在交叉调节作用,免疫系统的nAChRs和mAChRs是否可以相互支配尚不清楚。同一受体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分工各异,而AChRs的药理学特征是否具有组织选择性还没有阐明。之前对于香烟、槟榔的危害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上,但其中所含的胆碱能激动剂烟碱和槟榔碱是否同时作用于淋巴细胞的AChRs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常用的胆碱能药物治疗神经性退行性疾病有效,而mAChRs在淋巴细胞的存在,是否会造成药物靶向的不确定性,为人们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淋巴细胞非神经性胆碱能系统的研究工作仅开展了十几年,AChRs对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以上疑惑,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讨研究。选用AChRs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淋巴细胞非神经性胆碱能系统中AChRs的药理学特征及调节作用,揭示它参与功能的调节,以期能对上述问题给出满意答案。1.胆碱能激动剂和拮抗剂对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利用MTT比色法检测AChRs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离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激活淋巴细胞非神经性mAChRs和nAChRs,可产生促进增殖和抑制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其中α7-nAChRs参与介导烟碱和胆碱抑制增殖反应。结果提示:乙酰胆碱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参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传统的胆碱能激动剂和拮抗剂也可以作用于淋巴细胞非神经性胆碱能受体。2.胆碱能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BALB/c小鼠分为7组,山莨菪碱组(2mg/kg)、东莨菪碱组(0.2mg/kg)、槟榔碱组(2mg/kg)、阿托品(1mg/kg)+槟榔碱组、烟碱组(1.5mg/kg)和美加明(1mg/kg)+烟碱组。连续4周使用临床剂量的药物后,比较药物组与对照组的脾指数、血清溶血素、淋巴细胞转化以及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结果显示,所使用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槟榔碱和烟碱分别通过mAChRs和nAChRs介导反应。这是本实验的创新点,第一次提出非神经性mAChRs参与槟榔碱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提示:胆碱能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同时,也可能通过淋巴细胞非神经性胆碱能受体而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3.烟碱对淋巴细胞α7-AChRs和M3-AChRs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正常BALB/c小鼠取出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1)对照组(PBS代替药物);(2)刀豆蛋白A组(5μg/mL);(3)烟碱组(10~6mol/L);(4)刀豆蛋白A(5μg/mL)+烟碱组(10~6mol/L)。48h孵育后提取总RNA,RT-PCR方法合成dsDNA,比较药物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淋巴细胞α7-AChR和M3-AChR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显示,四组均有α7受体及M3受体mRNA目的条带的表达(分别为213bp,278bp)。但生理盐水组和药物处理组的α7受体及M3受体mRNA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小鼠予以1.5mg/kg的烟碱皮下注射,连续用药2,3,4周后取脾,提取总RNA,RT-PCR方法合成dsDNA,比较烟碱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淋巴细胞a7-AChR和M3-AChR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和烟碱组均检测到特异性a7受体、M3受体mRNA目的条带的表达。烟碱组的a7和M3 mRNA表达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只有在给药4周后,烟碱组与生理盐水组的a7受体mRNA呈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淋巴细胞a7受体的表达调控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不一致,同一受体在不同细胞组织中存在结构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