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界关注“问题解决”开始于1980年。有关“问题解决”的海内外研究,观点各异。201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初中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给出了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调查研究初中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侧重研究在数学领域中初中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水平。以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为背景,以初中函数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初中生函数问题解决过程,深入分析初中生的函数问题解决能力。本文首先叙述了该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通过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有关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函数问题解决的文献和著作,给“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初中函数问题”下定义;并借助具体的数学例题分析问题解决过程,提出了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到的四个能力要素,依次为阅读理解能力、构建解题网络能力、解答表述能力、评价反思能力。紧接着,笔者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初中阶段有关函数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前面给出的“初中函数问题”的定义设置了函数测试题目,编制了两套函数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卷(分别针对八年级和九年级),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城市和乡镇的19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借助spss软件对收回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得出如下结论:在函数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方面:(1)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差异显著。(2)九年级学生一次和二次函数问题解决能力差异显著。(3)初中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4)城乡初中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差异显著。在函数问题解决能力要素发展水平方面:(1)初中生在函数问题解决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构建解题网络能力,解答表述能力,评价反思能力这四个能力要素水平依次降低,且呈相邻相关性。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普遍薄弱,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呈正相关关系。(2)初中生的函数问题解决能力要素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