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脾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在临床中能正确辨证应用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脾胃不和证的小儿厌食症提供安全有效药物。  方法:  将88例门诊符合纳入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脾胃不和证厌食症患儿,按照就诊次序依次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江中健胃消食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每组患儿2周后、4周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并对所观察病例皆于治疗前、后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以观测其安全性,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综合疗效: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45%;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90.90%;两组患儿经2周、4周治疗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  (2)中医证候总积分:经2周、4周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降低,对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且治疗组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3)主要中医症状及次症总积分:经4周治疗后,在改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主要症状和次症总积分方面,两组均可缓解患儿主要症状及次症总积分,且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  (4)安全性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中医症状及体征,且长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其他文献
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在以多媒体为依托的情况下,是可以轻松实现的。浸入式英语学习模式必须拥有肥沃的“学习土壤”,即需要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学习环境包括学生学习的校内环境,还包括校外的生活环境。我国缺乏英语学习的生活大环境,目前,生活大环境中,父母不一定懂英语,懂英语也不一定能流利的对话;课堂英语环境中,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师较少。然而两种环境的创设可以依赖于多媒体。  1、多媒体对英语浸
新课改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学生自主能力则是其能否成为主体的基础,没有自主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只能是一句空话。下面是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些探讨。  1、提高自主意识。自主意识是一种主人翁意识,这种意识在任何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力量。自主学习意识是独立自主支配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
基于导光板底面直接熔合微棱镜取代目前背光系统平面反射膜和网点两层结构,推导了棱镜底角和出射亮度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提出导光板出射亮度方向角与棱镜远近光源底角的解析公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学生进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注重结果的可量化的、可操作预期目标;二是注重体验的过程目标;三是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传统的教学过分看重第一种目标,而忽视了后两种目标,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则突出了后两种目标。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摘要:根据新课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初中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客观、真实。本文结合本人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 整体观察 表现  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摘要: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越来越重要,文章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和选用优秀培训教师等几方面阐述了加强成教管理,提高培训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成人教育;重视;计划;管理;培训教师;培训效率  成人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