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城市群碳源碳汇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luesk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产业集群加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持续增高,带来了城市群的高碳排问题。当前国际上已经提出了针对国家尺度的碳排放的计量方法,城市群尺度的碳排放计量由于多个城市主体和系统边界的问题,确定碳排放信息具有一定的难度。城市群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活动、建筑、交通、居民生活消费、土地利用变化等部门,然而产业活动、产业演变和空间布局对区域的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机制仍不明确。通过对碳排放的影响因子和碳汇的固碳过程的认识,探寻碳源碳汇形成平衡的机制及对于城市群生态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城市碳源碳汇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碳源碳汇空间格局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辽中城市群碳源碳汇现状特征,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CASA模型,计算了辽中城市群森林碳汇的总量及分布特征;利用碳足迹法,结合GIS建筑容量提取技术,计算了辽中城市群碳源排放总量及分布特征;采用CLUE-S模型模拟了规划和低碳发展两种预案下,辽中城市群碳源碳汇格局的演变趋势,并提出了理想状态下的分布格局,据此在辽中城镇区和沈北新区两个尺度上进行了碳源碳汇空间格局优化实践,为城市群低碳规划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辽宁城市群碳源研究。针对城市碳源,采用碳足迹的测算方法,首先以Landsat TM数据为基础解译得出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结合建筑容量提取技术对辽中城市群碳排放进行分析与核算,通过计算准确计算建筑碳足迹总量及其空间分布,得出了辽中城市群碳源空间分布规律,可知辽宁中部7个城市建筑面积和累积碳足迹。其次根据辽中城市群各城市土地利用计算得知总碳排放量为14332.09万吨。其中,建筑用地碳排放总量最大,占总碳排放量的95.8%;其次为林地,耕地和草地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0.13%和0.01%;水域和其他类型假定无碳排放量。最后使用SPSS软件对辽中城市群进行碳足迹评价,可知沈阳、鞍山和抚顺属于高排放-低效率类型,本溪、营口和辽阳数据低排放-高效率类型,铁岭数据高排放-高效率类型,无低排放-低效率类型,而造成高排放-低效率的原因则是建筑容积率大,建材使用多。因此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成为这些地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2)辽中城市群碳汇研究。首先基于遥感影像使用LANDIS软件提取森林与农田面积总量和空间分布,通过碳汇分析与测算植被和土地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固碳潜力,进一步得出了辽中城市群的碳蓄积量分布。碳汇结果中森林碳密度呈现中部最高,东部和东南部较少的分布趋势,城市群东部碳储量明显高于西部碳储量,城市群各个城市固碳速率差别不大,各城市总碳蓄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抚顺、铁岭、本溪、鞍山、沈阳、营口和辽阳,这与各城市土地利用组成有关。从各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蓄积量组成情况来看,沈阳以耕地碳蓄积量最大,而其他6个城市均为林地碳蓄积量最大,占各城市土地利用碳蓄积总量比例均超过50%,其中本溪和抚顺的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89.0%和85.1%;而辽阳和营口得出碳蓄积总量低的原因则是辖区总面积相对较小。(3)辽中城市群碳源碳汇空间演化机制研究。针对辽中城市群碳源碳汇现状,设定了政策性规划预案与低碳发展预案2种,探讨了土地类型变化对于建筑容量及碳源碳汇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建设用地在“规划预案”下的上升幅度比在“低碳预案”中上升幅度大,表明集约发展可以有效节约建设用地。由于城镇化发展导致的人口的流动,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在“规划预案”中下降的更快,表明规划的城镇化速度可能比现实的要高。根据土地利用面积分析得到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在两个预案下均呈上升趋势,在规划预案下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比低碳预案下上升幅度高更快,到2030年高7.37%。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建筑用地面积的变化差异决定。从碳平衡角度分析,沈阳,鞍山,营和铁岭处于碳赤字状态,沈阳赤字程度最高,千万赤字的主要原因为人口和城市规模,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林地面积相对较小。抚顺、本溪和辽阳为碳盈余状态,本溪最高,其原因主要为林地面积较高,且森林质量较好。辽中城市群整体上2014年碳排放与固碳潜力相当,略有盈余,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碳排放的总量会越来越大,城镇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将成为未来辽中城市群能否实现低碳的关键所在,最后形成符合辽中城市群空间布局和碳排放调控的调整策略。(4)辽中城市群碳源碳汇格局规划实证研究。从辽中城市群和其典型示范区沈北新区两个尺度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建筑容量提取和碳足迹核算的碳排放总量和不同土地类型的建筑面积,核算CO2排放因子,可以得到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系数,依次可调整区域碳源空间格局,并基于三源绿地“大分散、小聚集”的碳汇空间规划原则,制定了沈北新区低碳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得知城市碳汇量增加了52.3%,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了量化的调控依据。论文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基于碳源碳汇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分析的“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运用多源数据对区域碳源进行科学评估,通过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植被指数作为预测因子,进行碳密度分析与模拟并建立模型以建立估测辽中城市群的回归模型,从而得到城市群碳源碳汇数据以对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在实证应用方面通过对沈阳市沈北新区的碳源碳汇相关计算得知沈北碳源碳汇分布特点,依托“三源绿地”碳源碳汇空间布局方式,从绿地建设、植物配置、碳源碳汇功能布局、生态建设的空间结构方面进行碳源碳汇的建设实践并得到相应的碳源碳汇成果。为沈北新区、辽中城市群以及同类规划的低碳规划提供案例借鉴。
其他文献
任何一篇叙事作品都必须服从一定的逻辑,否则将给人们的阅读带来障碍。宋代话本小说以"说话"为主要表现形式,而说话又包括了"说公案"。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公案类话本小说
我国税务系统在人力资源开发、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程度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于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实施新的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采用新的
<正>~~
会议
目的:探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收治老年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完工。文章根据公路工程软土基的特点和施工技术要点,针对现阶段公路工程软土基施工存在的
本文结合信息加密技术在电力系统和铁路其他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的分析比较,对铁路供电远动系统(SCADA)中的数据传输加密和安全认证提出了初步应用构想。
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与价值已受到充分肯定。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产生的
<正>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和雕塑研究班的毕业作品,于7月27日在北京展出后,受到美术界和广大观众的重視和欢迎。为总結創作經驗、研究創作中各方面的問題,在展出期間,《美
期刊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防治术后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的89例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