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林线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温度、含水率的变化等都会对土壤微环境造成影,进而影响生态系统中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氮是对土壤质量变化响应最敏感和快速的土壤活性养分指标,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高山林线不仅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地段。目前关于气候变暖对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在高山林线搭设开顶式增温装置,模拟气候变暖对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两个土壤层次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搭设开顶式增温装置使样地内土壤有机层第一年年平均温度增加0.49℃,第二年增加0.71℃;使样地内矿质土壤层第一年年平均温度增加0.34℃,第二年增加0.50℃;使样地内第二年空气温度增加1.03℃。在生长季节增温幅度大于非生长季节。模拟增温对两个土壤层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无显著影响;采样时间对两个土壤层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可溶性无机碳、铵态氮、硝态氮相关性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土壤可溶性碳氮磷、含水率及pH相关性显著。土壤有机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矿质土壤层。模拟增温对土壤有机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无显著影响;模拟增温对矿质土壤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影响不显著。模拟增温对矿质土壤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影响显著;模拟增温对土壤有机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显著影响。采样时间对两个土壤层次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影响显著。土壤全碳、可溶性无机碳、铵态氮、硝态氮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相关性显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全碳、全氮、土壤可溶性碳氮磷及含水率相关性显著。土壤有机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高于矿质土壤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在生长季节前期低于其他季节。模拟增温对两个土壤层次硝态氮有显著影响;模拟增温对土壤铵态氮及土壤可溶性碳氮磷无显著影响。土壤铵态氮与土壤全碳、全磷及含水率相关性显著,土壤硝态氮与土壤全碳、全氮、全磷、pH及含水率相关性显著。土壤可溶性碳氮磷与土壤全碳、全氮、全磷、pH及含水率相关性显著。综上所述,模拟增温增加了两个土壤层次土壤温度,在生长季节温度幅度大于非生长季节。模拟增温对两个土壤层次硝态氮有显著影响,在矿质土壤层模拟增温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影响显著;在土壤有机层模拟增温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显著影响。这说明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并不一致,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影响土壤碳氮过程进而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碳氮循环。
其他文献
[目 的]急性脑卒中是一类由于血供异常所导致的脑细胞死亡的疾病、可以是缺血性或出血性。研究脑卒中亚型有不同的目的,如在临床试验中描述患者的特征,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对患
研究目的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是无色、略带氨味的透明液体,因其可以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而被誉为“万能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聚丙烯腈抽丝
研究背景:近年来,除能够使局部组织体积得到增大丰富外,脂肪移植还因其许多临床益处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移植脂肪组织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如脂肪液化,坏死,钙化等等,以
[目 的]通过对滇重楼地上部分皂苷进行提取、纯化工艺及中试放大研究,建立滇重楼地上部分总皂苷制备方法,通过对总皂苷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性状、鉴别、检查、特征图谱及含
[目的]通过已建立的拉萨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离鉴定指纹图谱共有峰,并建立能同时测定拉萨大黄中多个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而为拉萨大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理论
目的:1、了解童年创伤在精神科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中所占比例及童年创伤各亚型分布构成比情况;2、探索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HPA轴活性及应对方式的特点;3、探索易术心理剧
学位
研究目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过量服用APAP会引起严重的急性肝损伤,最终诱发急性肝衰竭。线粒体损伤被认为是APAP肝毒性中的
研究表明抗氧化剂会影响动物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生殖细胞自噬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单宁酸(Tannic acid,TA)属于水解单宁,大量研究证实TA具有抗氧化功能,但TA的抗氧化性是否会影响动物生殖细胞自噬进而影响动物的繁殖至今鲜有报道。本论文以雄性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在其出生28天后,以不同浓度的TA溶液(0 mg·mL-1、3 mg·mL-1和6 mg·mL-1,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
高氯酸铵(AP)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热分解过程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金属复合材料、碳纳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等催化剂被相继开发出来用于AP的热分解过程。其中,金属氧化物因其具有较低的成本以及较好的催化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AP热分解的催化过程。以材料合成为立足点,基于AP热分解机制进行的氧化物结构设计研究一直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硬模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