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0一0年十一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通知认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但社会资本的进入并非易事。政策壁垒虽然不存,但市场环境和市场机会如何有待深入调研,特别是“看病贵、看病难”作为现今医疗领域最为人诟病的主要矛盾,它到底贵在哪、难在哪?在医疗保障制度等宏观层面、在医院服务等微观层面,病人的切身感受和看法如何?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或提升?这些当是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首先要深入调研的问题。 本文旨在为创办一家民营的、符合广大病人利益的医疗机构做调研。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统计分析。文章简述了我国医疗卫生的历史演变及医疗现状,医疗机构的分类、区别、以及民营医疗机构的特点和困惑。剖析医疗机构消费者决策过程,并建立其行为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对人口统计特征、“看病贵、看病难”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就此对创立民营医疗机构提供营销推广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人越重视健康问题,越愿意去规模更大的医院就诊。器材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高及报销额度低是“看病贵”的主要成因;排队时间长、医生选择难是导致“看病难”的主要因素。本文据此建议新创民营医疗机构注重老龄化、高学历、高收入、高医保报销额度群体的需求,在规模、即投资和收益中寻求平衡,并有效地解决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因素,可能迎来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