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民营医疗机构前期调研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0一0年十一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通知认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但社会资本的进入并非易事。政策壁垒虽然不存,但市场环境和市场机会如何有待深入调研,特别是“看病贵、看病难”作为现今医疗领域最为人诟病的主要矛盾,它到底贵在哪、难在哪?在医疗保障制度等宏观层面、在医院服务等微观层面,病人的切身感受和看法如何?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或提升?这些当是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首先要深入调研的问题。  本文旨在为创办一家民营的、符合广大病人利益的医疗机构做调研。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统计分析。文章简述了我国医疗卫生的历史演变及医疗现状,医疗机构的分类、区别、以及民营医疗机构的特点和困惑。剖析医疗机构消费者决策过程,并建立其行为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对人口统计特征、“看病贵、看病难”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就此对创立民营医疗机构提供营销推广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人越重视健康问题,越愿意去规模更大的医院就诊。器材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高及报销额度低是“看病贵”的主要成因;排队时间长、医生选择难是导致“看病难”的主要因素。本文据此建议新创民营医疗机构注重老龄化、高学历、高收入、高医保报销额度群体的需求,在规模、即投资和收益中寻求平衡,并有效地解决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因素,可能迎来发展和繁荣。
其他文献
政策利好与经济转型的双重驱动,国内并购交易规模在最近十年大幅提升,并购重组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并购交易市场火热的背后隐藏着高溢价的隐性地雷,过高的溢价支付影响了资本市场中公司的并购效率与并购绩效,但企业高层管理者仍然热衷支付高额并购溢价。一般说来,企业高管在并购相关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必要的经济利益驱动,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质与认知偏差也会深刻影响并购决策的最
区域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我国目前创新水平还比较低,且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发展存在差异。本文从金融资本、市场规模两个
随着我国物流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进驻中国。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却面临物流观念落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人才短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