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居室可视环境性能计算模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养老机构中,居室不仅是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场所,还能对身体、感官和认知等方面的功能损伤提供环境支持。居室空间质量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显著。目前老年人居室的相关研究多采用定性法,由于缺乏定量指标,无法为环境优化提供依据。使用后评价的方法侧重于整体体验,缺乏对视觉环境的深入研究。而居室的视觉环境对老年人维持正常生活状态有着重要作用。老年人的定量分析工具还有待研究。本文建立一种专门针对老年人居室的环境性能计算模型,运用视距、视角和视域等变量测量代表老年人居室可视环境质量的一系列关键性能,包括隐私性、可访性、通透性和可见性。本研究旨在为优化老年人居室设计提供定量方法,为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图示》的编撰提供基础研究,为提高养老机构居室质量以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做出贡献。本文深入研究了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居室的现状。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心理、身体以及年龄方面。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可以分别归纳出其对应的生活需求:通用需求、弥补损伤需求以及护理需求。通过文献研究可以研究了老年人居室的基本类型,以及在房间平面和功能布置上的设计特点。此外,通过对三家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居室的实地调研,可以归纳出现有养老机构居室中存在的问题。上述研究为老年人居室可视环境性能计算模型的提出奠定基础,为老年人居室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在计算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本文首先研究了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居室环境支持策略。根据老年人需求与居室环境支持策略的映射关系,可以归纳出居室可视环境性能的关键参数:隐私性、可访性、通透性与可见性。然后通过分析各性能参数分别与居室要素、视觉要素的联系,建立了养老机构可视环境性能的计算模型。最后,将计算模型初步应用于典型居室房间平面及功能布置的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运用计算模型优化养老机构常见单人间以及双人间居室的方案中,可以归纳出优化方案的布置特点。此后,本文运用上述原理实现了对多人间居室的优化,该过程保证了模型原理的灵活运用,并充分考虑了护工的工作情况。最后,本文总结了计算模型在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目前计算模型仅适用于测量养老机构老年人居室的可视环境性能,未来有潜力应用于其他老年人用房。此外,计算模型也可作为相关设计软件的数学模型。若本研究能借助计算机软件的运算,则有望改善其存在的缺陷。目前,笔者团队正着手以此模型为核心算法开发设计软件,可用于辅助养老机构的建筑方案设计,使设计过程更加高效,结果更加精确。
其他文献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例如直接-间接带隙转变、强烈的激子效应、自旋-谷耦合电子学等等,这些性质使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有关光子-激子、声子-激子相互作用等问题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因此,本文以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硫化钨(WS2)为研究对象,结合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研究手段,对二维半导体材料激子发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层
2019年3月,建筑界都在屏息以待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给了日本建筑师中的泰斗——矶崎新,虽然在此之前矶崎新的建筑成就早已耸壑凌霄,此次夺得普奖更加印证了他在建筑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矶崎新建筑生涯横跨60多年,在这60年间,他致力于时代发展下多种建筑思想冲突矛盾的平衡,以建筑为载体整合时代发展下多种思想诉求,使他的建筑作品呈现出多元平衡的状态。本文从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思想理念、建构手法、作品特
MXene是2011年兴起的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碳或碳氮化物,因其具有强亲水性、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高光热转换效率和电磁性等优异性质而备受关注,掀起了继石墨烯之后的又一阵二维纳米材料研究热潮。MXene已被应用于储能、电池、催化、传感器、生物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与上述性能相比,MXene的易氧化特性却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认为是阻碍MXene进一步发展的缺点。迄今为止关于MXene的氧化还原特性的研究较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步伐不断推进,高龄老人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相关报道显示,中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数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随着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我国养老机构将主要服务于护理需求较高的高龄老人;养老设施的建设也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提升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是当下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证明参与社交活动能够直接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养老机构照料单元社交空间的设计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身处于高科技时代的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影响。作为英国“高技派”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当代著名建筑大师,尼古拉斯·格雷姆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凭借其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以及艺术家般的想象力在半个多世纪的建筑创作生涯中创造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并且在探索新材料以及运用新兴建筑技术等方面
考虑化学效应的多场耦合问题的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与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关于力化学耦合问题本构等方面的理论已有大量研究,但是数值求解手段有限。本文基于显式率型的广义变分原理,建立了力化学杂交单元列式,并与传统不可约单元进行了比较。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为了便于数值算法的开发,提出了一种显式的率型泛函表达,通过对该泛函的变分,可得描述所研究力化学耦合问题的等价数学形式。基于所建立的显式率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建筑数字化设计在向着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学和各项性能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趋势,以往建筑的设计、制图、建造呈现的是一种线性且分离的流程,这种信息单向叠加的模式对设计意图的转达和设计方式都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设计信息由单向度到共享式,设计手法由针对形式到针对建造,已是数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以实现结构性能化设计为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建筑智慧化趋势对中小学教学模式及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小学逐渐向智慧学校转型。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学空间,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研,采集数据分析当下中小学教学空间存在的问题及空间需求,并归纳智慧学校理念中信息化技术整合多元教学、互联集成优化全方位管理、泛在深度教育延续学习发展、交互感知提升校园环境四个要点。然后,耦合智慧学校理念与中小学教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被动式建筑”因其高气候适应性、低能耗、低碳排等特征成为建筑行业大力推行的建筑形式之一。作为我国典型的传统建筑类型,木构建筑具有良好的热工属性,随着建筑材料及建设技术的进步,被动式木构建筑在我国严寒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前景。本文对严寒地区被动式木构建筑特性进行归纳总结,论证木构与被动式建筑的内在耦合性,以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定量研究,建构典型被动式木构建筑与混凝土结构建筑
现有广场由于追求增量发展,忽略品质建设与场所精神营造,导致广场空间场所精神缺失和淡化。同时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隔阂是当前建筑与城市设计面临的困境之一,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建筑师对于什么是公众向往的生活方式可能存有理解偏差,导致两者对于场所精神的认知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场所精神进行内涵解读初步得出其构成范畴,依据构成范畴对广场使用者进行深入访谈,建立基于使用者视角的“广场空间场所精神影响因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