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名物词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e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对象为《白虎通》中名物词,包括天象、山川、品物、封国、宗教、军旅和刑罚、器具、饮食、服饰、居室、身体11类,属于专书专项词汇研究。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手段,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重点探索《白虎通》中名物词所指义及双音节名物词的组合方式、内部构成特征、词义变化之动因、过程、结果,并力求揭示部分名物词命名理据。第一,根据整理与测查《白虎通》中654个名物词,以传统训诂学分类标准划分其为11大类,静态描写名物词在《白虎通》中具体所指,结合其前期的文献资料列出所指义在东汉之前古籍中具体使用情况。第二,双音词在《白虎通》名物词中大量存在,通过对双音节名物词的确定以及从义素角度分析其结构类型,总结名物词常用合成方式产生新词,探析在东汉时期复音词产生之重要原因及规律。第三,从纵向角度对《白虎通》所涉及名物词进行词义演变情况分析,考察11类名物词在东汉以前之词义变化情况,重点梳理部分词汇之引申路径、词义引申类型以及引申过程中上下义位之间词义范围变化。从横向角度我们爬梳出同源词,探寻词源义,获悉部分名物词之命名理据。经过分析,我们较全面地把握《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过程及特征。第四,在对《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发展演变分析基础上,以西方语言学转喻、隐喻理论为抓手,分析其对名物词词义引申之影响,探源名物词词义变化之动因。作为《白虎通》专书专项词汇研究,论文本着定量测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之原则,对《白虎通》中名物词进行穷尽式测查,将统计数据与分类描写相结合,为全面了解名物词的系统构成与词义演变情况,一方面对《白虎通》中名物词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以求得名物词使用义基本面貌;另一方面对《白虎通》名物词进行历时动态过程追索,即对名物词词义变化之动因、过程、结果和部分名物词之命名理据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探究。名物词属于文化词汇,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之缩影,研究中秉承历史典籍与礼俗文化相参照原则,力争对《白虎通》名物词做以全面分析和梳理,通过名物词追踪东汉时期之语言变化。
其他文献
背景:基于当前治疗中盆腔脱垂术式中存在的网片相关并发症多及手术操作困难等问题,从2013年以来我院开展了一种新术式治疗子宫脱垂:腹腔镜下腹壁线性悬吊术,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及问卷调查,以此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为以中盆腔脏器脱垂为主的患者新术式的选择提供临床数据,也为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体系,分析子宫脱垂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为其早期预防及术后巩固治
学位
学位
现代社会对通信的需求呈指数式增长,同时通信网络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路由网络采用接收-转发机制,不利于最大化网络吞吐率;传统的信道纠错码不容易做到信道无关。因此,
目的:观察清火解郁安神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肝郁血虚、热扰心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辨治心脏神经症提供新的治法及有效方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西医心脏神经症及中医肝郁血虚,热扰心神证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实际完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加味逍遥丸1日2次,1次1袋(6 g);治疗组予清火解郁安神颗粒1日2次,1次1袋。观察
学位
(一)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YiQIHuoXue TongLuo Decoction,YHTD)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性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眼
学位
学位
目的:有鉴于胸部CT的愈发普及化,肺结节的检出率也大幅度升高。导师在门诊诊治了大量的肺结节病例,通过门诊观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相关精神表现,但是有关精神因素与肺结节发病因素的相关研究资料较为欠缺,因此本项研究希望可以填补有关空缺。本项研究通过患者的抑郁、焦虑积分分析抑郁及焦虑状态人群在肺结节患者人群中的占比,并结合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节特征及有关的呼吸系统症状等临床资料探究抑郁、焦虑状态
学位
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
目 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对中药治疗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临床文献中的方剂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探究现代临床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中药治疗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疗用药及化疗后消化道症状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 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12-31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整体症状及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呃逆、口腔黏膜炎、便秘、腹泻等单一症状的文献;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初步探讨黄褐斑中医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情况,及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分析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表现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性;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疗黄褐斑提供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材料与研究方法:1.通过对有关黄褐斑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文献进行调研,整体评述自古以来传统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并结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