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复方在改善AD病人临床症状,提高智能水平等方面,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显示出中医药防治AD的巨大潜力。根据老年性痴呆中医病因病机而筛选出的四种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当归芍药散、四君子汤,均能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或动物模型的记忆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因此研究这四种不同治则复方对学习记忆和细胞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该课题重点观察不同治则方药对自然快速老化及痴呆模型小鼠SAMP8空间学习记忆和脑组织免疫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开展中药对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机理研究,从而探讨其防治老年性痴呆的机理。方法SAM小鼠购白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脑病研究室动物中心,7月龄SAMP/8小鼠按区组随机法分为P8模型组、脑复康组、六味地黄丸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当归芍药散组,每组14只。15只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4周后,进行为期6天的Morris水迷宫测试;水迷宫测试完成后,用眼球摘除法采集小鼠血标本,离心后收集血清备用;同时断头取出其双侧海马和双侧皮质作为标本;用酶联免疫微盘比色法测定脑组织的蛋白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定海马IL-2、IL-6的含量。统计分析方法:定位航行测试的数据采用SPSS11.0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空间探索试验的数据采用SPSS11.0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海马IL-2、IL-6的含量以(?)±s表示,用SPSS11.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1.SAM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包括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测试两部分。1.1定位航行实验结果:(1)五天总体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第2、第3、第4、第5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2、第3、第4、第5天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经过前两天的学习,小鼠对平台的寻找能力得到提高,至第3天开始趋于稳定。小鼠的游泳速度随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第4、5天稳定到一定水平。天数间两两比较,第2、第3、第4、第5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天与第2、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有减慢的趋势,小鼠的游泳速度至第4天趋于稳定。行程和初始角度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行程逐渐缩短,初始角度逐渐缩小。提示游泳路程的缩短和初始角度地缩小可能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有关。(2)各组间差异:正常组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与模型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增加,游泳速度明显缩短;六味地黄丸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当归芍药散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虽有减小,但未见明显差异。1.2空间探索试验结果: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因素对各组在四个象限停留时间无明显影响,各中药组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比模型组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提示六味地黄丸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均能明显改善SAMP8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海马匀浆的蛋白含量。海马组织液蛋白浓度测定: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8)、回归系数(24.264)和常数项(-0.315);提示标准曲线各点的浓度和读数一致性好,结果准确。3.海马匀浆IL-2、IL-6含量。结果:IL-2的浓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当归芍药散组<四君子汤组<脑复康组<归脾汤组<正常组。其中,正常组、归脾汤组和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的浓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脑复康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芍药散组<正常组<归脾汤组。其中,正常组、归脾汤组和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归脾汤可明显升高SAMP8痴呆小鼠海马匀浆IL-2、IL-6含量。结论1.8月龄SAMP8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是比较理想的痴呆动物模型。2.8月龄SAMP8痴呆小鼠海马组织IL-2、IL-6含量降低,可能与其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关系。3.六味地黄丸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SAMP8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当归芍药散组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4.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探索试验四个中药复方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确定哪一个中药复方(治则)改善SAMP8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作用更好。5.归脾汤组SAMP8痴呆小鼠海马组织IL-2、IL-6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是其提高SAMP8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机制之一。六味地黄丸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芍药散组则无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