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经济稳步增长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推动器”,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部分,创新能使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力,开拓市场格局。企业的研发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是从我国整体的研发情况来看,企业的研发强度虽有着飞跃式进步,但仍处于偏低阶段。同时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结构以及企业面临的融资受限程度等必然会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但国内对这一方面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文章从融资约束角度来深入探究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法,同时略微侧重于实证分析方向。本文对企业成长、研发强度以及融资约束依次进行概念界定,并运用理论分析了三者关系。首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来说明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其次,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最后,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对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作出了理论解释,同时结合我国和制造业企业的研发现状,以及在现有文献对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未得出统一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为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考虑到企业的股权性质和行业性质因素的影响,最终选取在2012-2018年间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期的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研发强度转为正向作用,滞后三期再次变为负向关系,且滞后一期对企业成长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2)与低融资约束组相比,高融资约束组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为优化,即融资约束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逆境反而有利于企业成长。(3)在高融资约束环境下非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在低融资约束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强。(4)企业的行业异质性在面临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时并不敏感,无论是高融资还是低融资约束,先进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优化效果都要明显好于传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