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麝香(SMCs)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添加到化妆品等日用品及个人护理品中,还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食用香精、烟草和除草剂中。研究发现大部分的SMCs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等,对生物体和人体存在潜在危害。随着大量生产和使用,SMCs在大气、土壤、沉积物、生物体甚至人体中均被检出。本研究选取合肥市典型区域,采集道路灰尘、巢湖及入湖河流沉积物以及巢湖水生生物,研究其污染特征;分析灰尘中SMCs的分布特征和可能来源,评价了人体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了沉积物中SMCs分布特征,辨析了其可能的来源和潜在生态危害;并进一步研究了巢湖水生生物中SMCs的污染水平和组织分布,探讨了其生物富集性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了合肥市道路灰尘中SMCs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灰尘中6种SMCs总含量为2.17~4.48ng·g-1。AHTN和HHCB是灰尘中最主要的SMCs类污染物。灰尘中SMCs可能来源于化妆品和日常护理用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释放。其中AHTN的人体日摄入量最大,但远低于其他研究,几乎不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分析了巢湖及入湖河流沉积物中SMCs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SMCs的总含量为2.43~15.3 ng·g-1。HHCB和AHTN是沉积物中SMCs污染物的主要组分。污染来源分析表明,SMCs主要来源于化妆品及护理用品在生产和使用中的排放。利用风险商法评估了 HHCB和AHTN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这两类物质对藻类、大型溞和鱼类均不存在生态风险。研究了巢湖水生生物体中SMCs的累积,6种麝香类污染物均被检出。单个化合物的平均浓度为0.43~152ng·g-11w,其中HHCB和AHTN占比最高。本研究中鱼类污染整体上高于虾类。不同食性鱼体内SMCs含量规律为肉食性>杂食性>滤食性。6种SMCs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均大于1.7,表明SMCs可能在生物体内富集;虽然6种SMCs的营养级生物放大因子均大于1但并不显著,SMCs是否会随着食物网发生生物放大作用还需进一步探究。基于鱼体内SMCs含量评价了食用鱼肉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巢湖鱼体内SMCs对人体无明显的健康风险。SMCs在鱤鱼、青鱼、黑鱼、鲤鱼和鳊鱼组织中总含量呈现出肝脏>肌肉>鳃的富集规律。AHTN、HHCB和DPMI在肝中浓度最高;HHCB、AHTN和DPMI在肉中浓度最高。HHCB和AHTN易于在鳃中富集。肝脏对SMCs可能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SMCs易于从鳃部进入鱼体进而转移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