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冶金行业酸洗过程将产生大量含氯化亚铁酸性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将酸性废液浓缩、结晶得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晶体流态化煅烧生成三氧化二铁粉体、尾气经吸收得浓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冶金行业酸洗过程将产生大量含氯化亚铁酸性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将酸性废液浓缩、结晶得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晶体流态化煅烧生成三氧化二铁粉体、尾气经吸收得浓度较高的HCl溶液,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前期实验发现煅烧过程除生成HCl外还有Cl2,空气中湿含量会影响HCl和Cl2生成速率,Cl2的存在会影响再生酸的浓度。本文以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为原料进行流态化煅烧实验,研究空气湿含量、床层温度对煅烧过程HCl、Cl2生成量和生成速率、HCl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空气湿含量或降低床层温度能提高HCl选择性和收率,床层温度500℃,空气湿含量2971g水/kg干空气,稳定后HCl选择性由0上升至2,HCl收率从3%升至52%。空气湿含量62g水/kg干空气,床层温度295℃500℃,稳定后HCl选择性从1.5降至1,HCl收率从52%降低到39%。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原颗粒和煅烧两分钟后颗粒性状,晶体原颗粒外表及内部均为密实状,煅烧后颗粒表面呈疏松状,切开后内部呈密实状,结合实验现象,判断煅烧过程为缩粒过程,反应在颗粒表面进行。建立动力学方程,认为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流态化煅烧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氧化生成Fe2O3固体和FeCl3气体;第二步为平行反应,FeCl3气体与O2和H2O反应,分别生成HCl和Cl2气体。四水合氯化亚铁晶体初始颗粒粒径0.735mm、室温下表观气速0.73m/s、床层温度295℃500℃、空气湿含量2971g水/kg干空气的条件下,第一步动力学模型为:k=0.58exp(-2.46×104/RT);t=ρRp[1-(1-X)1/2]/4kCBo实验条件下,生成HCl反应中H2O的反应级数为4,生成Cl2反应活化能较生成HCl反应活化能大8.87 kJ/mol。
其他文献
通过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电力公司实现了电表数据的自动回抄及操作控制。然而身份假冒以及操作滥用等导致智能电表数据泄露风险增加。因此电力公司需要验证智能电表身份,防止不
高分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农业普查、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港口和机场作为重要的人造地物目标,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军用价值。对港口和机场的自动识别一直是遥感影像
近年来,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常规石油资源不断衰竭,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注水开发逐渐进入中、高含水期,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而新油气资源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生存空间和载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挖掘传统聚落文化要素,对于改善聚落特色丧失、聚落文脉断裂和聚
复合凸优化问题是一类重要的优化问题,其在稀疏信号修复、稀疏图回归、稀疏逆协方差、稀疏字典学习、图像修复、图像去噪和去模糊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首先基于邻近梯度算法和?-次微分的思想,考虑在光滑项梯度及邻近算子的计算中存在误差,提出了求解复合凸优化问题的带Backtracking技术的不精确邻近梯度算法,并在适当条件下给出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分析。然后,讨论该算法在Lasso问题和稀
随着智能电网中智能终端和移动作业终端广泛应用和接入,电力系统中传输数据类别更为复杂,对数据安全要求更高。为满足以上需求,提出一种电力智能终端数据传输安全通道协议,将
数字高程模型在土木工程、地球科学、资源规划与管理、测绘学、遥感、军事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领域对于DEM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分辨率与更高
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一般认为,纳滤膜的孔径在1 nm左右,可用于分离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等。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复合纳滤膜是目前市场的主流
黑碳(Black Carbon,BC)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光吸收化学组分,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直接影响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理化性质及光学效应也会对人体健康、能见度产生不利的影响。BC排放清单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BC的排放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效应,进而为灰霾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由于BC排放源十分复杂,且现有BC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基于不同的观测数据和化学传输模式对BC排放清单进
人脑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的复杂关系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其中结构网络反映人脑神经单元的解剖连接,通常由弥散张量/谱成像(DTI/DSI)技术测量,但其在成像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