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vis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其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目前主要通过图位克隆,分子标记等方法鉴定新的抗稻瘟病基因。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深度发掘自然群体中的抗稻瘟病新基因。为今后培育持久抗稻瘟病品种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5个稻瘟病生理小种对来自国际水稻所的584份多样性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接种鉴定,结合700K的高密度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图谱,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新的抗稻瘟病基因,筛选高抗品种。生理小种来自云南稻瘟病菌多样性中心其中包括YN485、YN661、YN716和来自浙江的稻瘟病生理小种RB22和来自韩国的稻瘟病生理小种RO1-1。所有的生理小种都是强致病性菌株。研究结果如下:1、对584份水稻国际种质资源进行接种鉴定,获得55份高抗稻瘟病品种,根据国际鉴定标准其对5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小于等于2级。2、温带粳稻亚群的平均感病率为77.08%,混合群体的平均感病率为52.82%,AUS亚群的平均感病率为49.5%,芳香亚群的平均感病率为47.8%,籼稻亚群的平均感病率为34.33%,热带粳稻亚群的平均感病率为27.38%。其中热带粳稻亚群的整体抗性远大于温带粳稻亚群的整体抗性。3、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获得96个非冗余抗性位点,其中有11个位点在2个以上的稻瘟菌关联区域重叠。通过抗性关联位点分析获得174个与抗病相关的候选基因。174个候选抗性基因中分为8大类,其中编码转录因子相关的候选抗性基因占27%,编码LRR类型的候选基因有23个占13.2%。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参考RNA-seq数据验证获得亲和互作中上调表达的候选基因的有9个,不亲和互作中上调表达的候选基因的有97个。筛选的10个候选基因中其中6个与转录组表达水平数据一致。本研究中使用多个稻瘟病生理小种大规模的对多样性群体进行稻瘟病的接种鉴定,关联分析,转录组的表达水平验证。为进一步挖掘新的抗稻瘟病抗性基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性位点。
其他文献
我国在地理上位于亚欧板块紧邻太平洋板块,由于板块运动十分活跃,周围地震断裂带发育,长期受地震困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进的基础隔震体系在我国得到重视,国内专家
在汽车、纺织、食品、机械传动等领域中,凸轮是最常见的机械回转或滑动件,凸轮磨削是典型的非圆磨削加工,同时凸轮磨削精度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如何提高磨削精度是我们的首要任
相对于建筑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在风力下的破坏现象更为常见。屋盖围护结构设计通常不考虑结构风振的影响,但应该考虑风压的脉动效应,应在平均风压基础上考虑脉动风瞬时增大的
近年来,由于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稀土资源供应的匮乏,对于非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日益剧增,Co-Zr基非稀土永磁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永磁性能,作为最有潜力的候选材料引起了广泛的研究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的13个矮秆突变体为材料,采用农艺性状调查、茎秆细胞学观察、苗期GA3反应、內源激素测定和矮秆基因检测等方法,分析了陕农33的13个矮秆突变体植
植物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不可能在完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贯穿于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周期。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生物体在不利环境条件因
本文试图结合现代心理学、藏医学和密宗的相关理论,就藏族因明心类学中“blo”(藏文blo,意即“心理现象”)的定义及心理现象之产生原理方面的理论进行初步阐释。全文共分两章
华南冠网蝽(Stephanitis(Stephanitis)laudata Drake et Poor)及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des Scott)均是常见的网蝽科害虫。本人先后进行了以下试验研究,为更有效的防治这两种
针对目前马铃薯生产中水肥利用率低以及过量施肥导致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5个追氮水平(追氮量分别为0、60、120、180、240 kg/hm~2)和5个灌水水平(块茎增长初期灌
TiAl合金因具有高硬度等优良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显微硬度作为衡量TiAl合金软硬程度的判据之一,建立显微硬度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化方法,指导实验进行,减少试验次数,降低成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