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jif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认为,建构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将是最后一轮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传统范式论失去了信心而转向问题研究。那么,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研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已有的学术成果有哪些?存在的不足之处又有哪些?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与范式革命的目标与出路在哪里?如何看待在最近喧嚣一时的多元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历史地位?如何建构有本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以服务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要回答这些问题,则不能不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论。笔者更多关注的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流范式的反思乃至批判,鉴于“范式”这一概念本身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革命当然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的前两章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的逻辑起点,从学科建构的角度上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建构的来龙去脉作了纵向的梳理,接着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主流范式作了横向的述评。本文中间两章以上述知识谱系为基础,进而应用相关的批判理论,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范式作了深入的批判,接着应用相关的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范式作了全面的比较。本文的后两章以传统范式论为基础,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转换的基本趋势,专门探讨了建构多元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可能性,接着根据中国学派的研究现状,专门围绕建构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作为第一部分,“导论”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即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目的与选题的意义,以及分析的框架、分析的方法与分析的创新。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日益滞后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多元化的春秋战国时代正在到来。本文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论研究,而不欲止步于对该学科的泛泛之谈。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形成主流以前,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作专门化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本文的范式论视角,既有纵向的阶段维度,又有横向的结构维度,既有深入的范式批判,又有全面的范式比较。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方法,兼顾政治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在分析多元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的优点与缺点的基础上,如何建构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将是本文谋求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创新的一个重点所在。正文的主体部分共有六章,以下分别简要介绍这几章的内容:第一章“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学科探讨”,论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构。本文认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有四个发展趋势:一是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的综合,将导致学科范式多元化;二是在学科交叉上,进一步促进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平衡与交融;三是借经济全球化之势,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心向国际层次转移;四是通过“去国家化”,最终完成“全球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第二章“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流范式”,论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主流范式,即现实主义范式、自由主义范式与马克思主义范式,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流之争。本文认为,当代西方大国一贯搞双重标准,即在理论宣传上鼓吹新自由主义,在政策实践上却奉行新现实主义,而对二者的批判又催生了新马克思主义。第三章“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的批判”,分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批判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论,论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情况。本文认为,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范式,尤其是漏洞百出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范式论,很难套用历史学派和问题学派等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中国特色”只能由中国学术界自力更生。第四章“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比较”,分析了西方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应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范式论,当代学术界对三大传统范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本文认为,三大传统范式各有千秋,多元主义对三者的折衷调和将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转换的主要趋势。第五章“建构多元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可能性”,分析了多元主义范式的发展空间、理论工具、结构设计与制度实践等。本文认为,多元主义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而不可能长期发展下去,如何克服多元主义的简单折中主义和技术层次局限,将是多元主义范式要面对的主要课题。第六章“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分析了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情况,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如何建构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本文认为,中国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应该以马克思主义范式为主体,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范式为辅用,站在发展中国家与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致力于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建言献策。在最后一部分,“结论”对本文截稿情况作了简要总结:首先,根据上述六章的主要内容,对正文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作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认为库恩设计的“范式”的确是一个有一定的相对主义色彩的后现代主义概念;其次,围绕本选题涉猎的范式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挖掘的理论空间,如层出不穷的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动向等,使得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理论综合有必要及时更新;另外,对本范式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即在主权国家模式形成以前已有的古老模式,如城邦-诸侯模式、封建帝国模式、宗教-世俗模式等,似有必要借鉴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最后,交代了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如综合研究不够系统、经济视角不够全面或哲学思辨不够深入等,对当代中国国情的不同论断导致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不得不面对一系列严重的学术分歧。
其他文献
用阿拉伯胶对玉米淀粉浆料共混改性,使用快速黏度仪(RVA)测定阿拉伯胶一玉米淀粉体系的糊化性能,分析阿拉伯胶对淀粉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伯胶会大大降低淀粉糊化的峰值
采用单甲基醚聚乙二醇(mPEG-OH)改性聚乙烯亚胺(PEI),得到水溶性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mPEG-g-PEI),并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超顺磁性氧化铁的聚乙二醇-
通过分析吉利集团和比亚迪公司的案例,探讨了联盟战略、并购战略作为获取外部技术的2种有效途径,其作用受到外部环境动态性、企业家精神以及二者交互影响的问题,并构建了相应
在分析影响供应链知识扩散效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层链结构和中心结构2种扩散模式的供应链知识扩散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构建了这2种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发现:
远程集抄系统的研究应用是未来电力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构成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远程集抄系统的探索和开发就不曾停止,现在进一步完善统一系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国基于国情而建立了不同的机制,在对各国公众参与机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国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应当明确公众范围,确定公众参与的内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字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又融入了人们的审美,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并被广泛的应用到民居装饰当中。本文以华北地区回族民居中的
定向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幅度控制系统、平衡放大器、功率分配器和合成器等许多微波网络和系统中。由于它们在各端口均阻抗匹配,因此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其它电路或子系统中。本文
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的影响,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模式逐渐出现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中国对养老金制度进行
本文从资本折旧率入手,根据我国1978~2010年分省份数据,首先估算各省份不同时期(分3个时期)的资本折旧率(每个省份分3个时期估算折旧率),重新计算资本存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