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离体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性反应模型,并检测相关炎性因子JAK2、STAT3、SOCS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TNF-α的浓度变化,以此来证实SOCS-3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负调控作用,从而为SOCS-3在将来的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只SD大鼠处死后,取胰腺组织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将所得细胞悬液等分为5组,[1]对照组(A组)仅加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2]实验组1(B组)加入TAP,诱导胰腺腺泡细胞炎症反应;[3]实验组2(C组)加入AG490预处理30min后加入TAP;[4]实验组3(D组)加入雷帕霉素预处理30min后加入TAP;[5]实验组4(E组)加入SOCS3预处理30min后加入TAP。每大组按TAP干预的时间点分别分为1h、2h、3h、6h4个亚组,每亚组1.5ml。分别于上述时间点采样,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1h、2h、3h时间点细胞中JAK2、STAT3、SOCS-3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酶联接免疫吸附剂(ELISA)测定3h、6h时间点上清液中TNF-α因子的含量。并对各组检测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JAK2、STAT3、SOCS3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TNF-α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TAP刺激下JAK2、STAT3、SOCS3mRNA1h即开始活化(其相对表达量升高),2h到高峰,至3h活化呈降低趋势;而JAK2、STAT3、SOCS3蛋白表达1h开始升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2h、3h)呈上升趋势。2.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与实验组1比较,各时间点JAK2、STAT3、SOCS3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TNF-α浓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实验组4与实验组2、实验组3比较,2h、3h时间点JAK2、STAT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JAK2、STAT3蛋白表达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6h时间点TNF-α浓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4.实验组2与实验组3比较,除2h、3h时间点SOCS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AP诱导了胰腺腺泡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及SOCS3的产生:TAP可诱导JAK2、STAT3、SOCS3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TNF-α的释放,并推测依赖此通路产生负调控因子SOCS3。2、SOCS3与AG490、雷帕霉素均可以抑制TAP诱导胰腺腺泡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JAK2、STAT3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TNF-α释放。3、SOCS3的抑制效果较抑制剂AG490与雷帕霉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