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雄性SD大鼠持续吸入国产异氟醚(宁芬)30min后大鼠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变化、脑海马体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表达,寻找客观、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探讨国产异氟醚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其相关性。
方法:1、老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n=6):A组(空白对照组,简称空气组)、B组(阳性对照组,简称氧气组)、C组(异氟醚组,又分为C1、C2、C3、C4四个亚组,即异氟醚吸入30min苏醒后2h、1d、3d、7d组)。2、A组不做任何干预,B组予纯氧吸入30min,C组予2%国产异氟醚吸入30min,记录大鼠麻醉前、麻醉30min、麻醉苏醒后的呼吸频率变化情况。3、所有大鼠按分组予1%戊巴比妥钠(4mg/100g)腹腔注射麻醉,先取眼眶血2-4ml置于肝素管内,6℃下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浆S100蛋白含量;再行开胸,以4%多聚甲醛经主动脉行脑灌注后断头,取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海马Aβ、Tau蛋白的表达。
结果:1、大鼠异氟醚吸入麻醉前、麻醉30min、麻醉完全苏醒后的呼吸次数(次/min)分别为:88.5±6.3、52.5±6.9、88.3±9.1,与麻醉前、麻醉完全苏醒后相比,麻醉30min呼吸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血浆S100蛋白(pg/ml)检测结果分别为:132.8±18.6、155.2±56.8、101.0±20.5、102.0±9.3、55.9±13.8、106.6±66.7。异氟醚麻醉苏醒后C1、C2、C4组血浆S100含量与A组相比呈下降趋势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组S100蛋白含量与A、C1、C2组相比下降(P<0.05)。3、CA1区Aβ蛋白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12±0.015、0.118±0.016、0.113±0.015、0.114±0.021、0.107±0.013、0.105±0.016;CA3区Aβ蛋白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13±0.012、0.111±0.019、0.115±0.014、0.109±0.009、0.110±0.014、0.105±0.011。海马CA1区Aβ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3区Aβ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CA1区Tau蛋白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81±0.018、0.169±0.016、0.202±0.017、0.184±0.036、0.171±0.005、0.179±0.049;CA3区Tau蛋白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80±0.021、0.179±0.017、0.120±0.027、0.175±0.009、0.188±0.024、0.180±0.042。海马CA1区Tau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C1组与B组比较增加(P<0.05);C3组与C1组比较减少(P<0.05)。CA3区Tau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单纯国产异氟醚吸入麻醉30min,老年大鼠血浆S100蛋白含量无升高,说明无急性脑损伤发生。2、单纯国产异氟醚吸入麻醉30min,老年大鼠海马Aβ蛋白表达无变化,提示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3、国产异氟醚吸入麻醉30min可能导致老年大鼠短期的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且发生机制可能与Tau蛋白表达增高有关,但这种改变是可逆的,不会造成长期的学习记忆功能损害。4、国产异氟醚是否有脑保护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5、Tau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OCD的发生、发展,S100和Aβ能否作为反映POCD的指标还需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