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萃取精馏分离甲醇—甲乙酮共沸物系的研究

来源 :沈阳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粗木醋液精制过程以及生产甲基异丙基酮和二乙基酮过程中会形成甲醇-甲乙酮共沸物,共沸物如果不处理,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萃取精馏以其分离能力强、操作灵活、能耗低等优点,在分离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绿色萃取剂,已逐渐成为常规有机溶剂萃取剂的优良替代品,其在分离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应用前景。离子液体数量庞大,因此准确高效地筛选出高性能的离子液体并进行萃取精馏操作以得到相关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利用COSMOtherm X软件,选取了27种阳离子与26种阴离子组成的702种离子液体。以高选择性和高溶解度作为筛选原则,得出[N2222][Ac],[HMMIM][Ac]和[N4441][Ac]可以作为分离甲乙酮(1)-甲醇(2)共沸体系的潜在的优良萃取剂;[DMIM][NTf2]和[N4441][NTf2]可以作为分离甲醇(1)-甲乙酮(2)共沸体系的潜在萃取剂。(2)在常压下测得了甲乙酮(1)-甲醇(2)-[N2222][Ac](3)、甲乙酮(1)-甲醇(2)-[HMMIM][Ac](3)和甲乙酮(1)-甲醇(2)-[N4441][Ac](3)的VLE数据,探究了离子液体的加入对这一共沸物气液相平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离子液体的分离效果为:[N2222][Ac]>[HMMIM][Ac]>[N4441][Ac],该结果与COSMOtherm X预测结果一致,再一次验证了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NRTL模型和UNIFAC-Lei模型对甲乙酮(1)-甲醇(2)-[Ac]-类IL(3)的VLE数据进行了拟合,通过平均相对偏差(ARD)可知NRTL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性更好,因此可以得出,NRTL适用于对甲乙酮(1)-甲醇(2)-[Ac]-类IL(3)的VLE数据进行关联。通过NRTL模型计算得出[N2222][Ac]、[HMMIM][Ac]、[N4441][Ac]打破共沸所需的最小摩尔分数分别为0.048、0.050、0.053。(3)在常压下测得了甲醇(1)-甲乙酮(2)-[DMIM][NTf2](3)、甲醇(1)-甲乙酮(2)-[N4441][NTf2](3)的VLE数据,探究了离子液体的加入对这一共沸物气液相平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的分离效果为:[DMIM][NTf2]>[N4441][NTf2],该结果与COSMOtherm X预测结果一致,再一次验证了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NRTL模型和UNIFAC-Lei模型对甲醇(1)-甲乙酮(2)-[NTf2]-类IL(3)的VLE数据进行了拟合,通过平均相对偏差(ARD)可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性较好,因此可以得出,NRTL模型和UNIFAC-Lei模型适用于对甲醇(1)-甲乙酮(2)-[NTf2]-类IL(3)的VLE数据进行关联。此外,由于NRTL模型关联数据与实验数据之间的ARD更小,因此可以得出NRTL模型更适合于对含离子液体的甲醇-甲乙酮体系的VLE数据进行关联。通过NRTL模型计算得出[DMIM][NTf2]、[N4441][NTf2]打破共沸所需的最小摩尔分数分别为0.035、0.039。(4)通过相互作用能量分析、过量焓分析、σ-profiles分析和σ-potentials分析、RDG分析、红外分析,对[Ac]-类离子液体分离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甲乙酮-离子液体以及甲醇-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均大于甲乙酮-甲醇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这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会改变待分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待分离物质更倾向于和离子液体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消除了甲乙酮和甲醇之间的共沸现象。且甲乙酮和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小于甲醇和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能量,即甲乙酮和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弱,因此甲乙酮会作为轻组分被分离出去。此外还验证出[Ac]-类离子液体在分离甲乙酮(1)-甲醇(2)的过程中氢键作用占主导。通过过量焓分析、σ-profiles分析、MK电荷计算,对[NTf2]-类离子液体分离机理进行了探究。过量焓结果表明甲乙酮-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甲醇-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甲醇会作为轻组分被分离出去。此外还验证出[NTf2]-类离子液体在分离甲醇(1)-甲乙酮(2)的过程中静电作用占主导。(5)使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优化了以离子液体[N4441][NTf2]为萃取剂分离甲醇-甲乙酮共沸物系的工艺流程,确定了EDC的最佳工艺参数:全塔理论板数为32块,离子液体进料量为33kmol.h-1,溶剂比为0.33,离子液体与原料进料位置分别为第2块与第22块塔板,回流比为0.8;SRC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全塔理论板数为5,回流比为1.0,回收液进料位置为第2块塔板,最终得到0.999与0.999摩尔分数的甲醇与甲乙酮,并且离子液体回收塔的塔釜温度低于[N4441][NTf2]的分解温度,且塔釜离子液体的摩尔分数为0.9999,说明[N4441][NTf2]不会分解且几乎无损耗,可以用于回收并循环利用。说明[N4441][NTf2]作为分离甲醇-甲乙酮共沸物系的萃取剂具有实际应用前景,为其工业分离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渗透过程中分子的运动在显微镜下不可见,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该类知识在高考中常常光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作以分析,以求学生能够释疑解惑.一、教材模型的分析与拓展要帮学生真正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更好地求解各类相关试题,在教学过程中对渗透作用模型的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可通过模型改编创设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期刊
在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单位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的组织、策划、协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在工程咨询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其可以更好地与国际现行的一体式建设管理模式接轨。论文介绍了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分析了二者结合应用的政策依据及可行性,并对二者结合应用的形式及在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酒精性肝损伤发病率日益提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中国的食药用菌资源丰富,研究表明食药用菌的黄酮类、多酚类、皂苷类、多糖类、萜类和生物碱类等活性物质对肝损伤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深加工产品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目前对于食药用菌活性成分防护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日渐深入,在体内外证实多种食用菌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治疗酒精性肝损伤。为加深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研究、开发新型保肝营养功能性
药事管理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政策性,是药学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分析药事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对药事管理学教学的优化和改革进行探索,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新医科”背景下我国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当下,在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空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形势仍然很严峻。以传统化石能源驱动的工业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基于“双碳”目标下,我国更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走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很多城市通过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式,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这种尝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而固定污染源的长期存在是必然,大量废气污染源源不断产生,不仅降低了人们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化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果不对这些废气进行有效地处理,将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继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化工企业需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废气污染治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阐述,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迭、移动终端的普及、资本的快速介入等新技术和资本的影响,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日臻成熟,在传统媒体时代并不常见的直播活动,如今也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媒介技术的赋能下,长期以来被置于边缘的广大农民同时拥有了当下最时兴的娱乐方式和表达渠道。他们借助直播分享乡村日常生活、展示乡村文化、传达乡土观念,他们由“沉默的他者”摇身一变成为自我言说、自我呈现的主播,更甚者,他
羊毛衫穿着时很容易起毛起球,在洗涤时容易出现收缩现象,为了研究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结构的改变对羊毛起球与缩率影响的一致性,文章采用典型的“减法”和“加法”工艺,即氯化-酶法丝光工艺和2002树脂法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2种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结果表明:经氯化-酶法处理后,织物最低起球数对应的定向摩擦效应与缩率最低值对应的定向摩擦效应不同;而经2002树脂法整理之后,织物最低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须深刻认识、深入理解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的一种耦合状态,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一个先“富裕”后“共同富裕”的逻辑。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前提。生产力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适宜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生产力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创富能力提升,首先解决的是从贫穷到富裕的问题,而从富裕到共同富裕必
核因子(NF-Y)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类能够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探究大豆GmNF-YA19的抗旱性及作用机制,为GmNF-YA19在抗旱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GmNF-YA19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克隆GmNF-YA19,构建GmNF-YA19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进行鉴定。RT-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