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多源异构,共享服务难度大。由于地质信息的特殊性,相关的空间数据处理过程需要依托GIS软件;还有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面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灾害与环境评价、地下水评价等应用服务,需要从众多数据中快速获取信息,再综合而得到知识的应用。目前的单机版GIS软件或基于WEB SERVICE的体系框架和一般意义的网格GIS计算难以满足功能迁移的实际环境要求以及非结构数据共享服务的要求。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需要研究新的信息技术来满足服务评价业务需求。本文从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平台框架以及数据组织、存储、共享、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入手,充分考虑GIS功能服务的可重构、可迁移、可聚合特性,从系统架构、数据管理服务、分析运算服务、面向服务的开发接口、空间信息服务集成管理、交互与可视化提升等几个方面难题,通过对T-C-V架构的扩展,探讨了地质调查云服务仓库、地质调查云服务构件生产中心、地质调查云服务管理中心、地质调查云应用生产中心、地质调查云应用定制中心组成,同时研究面向终端应用层的地质信息服务模式和基于云GIS架构地质信息服务门户框架技术等,形成了完整的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服务平台框架,解决了地质信息共享服务中的数据不方便迁移、功能服务迁移难的问题,为地质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和非结构化数据服务技术的实践和示范提供了底层支撑。基于地质信息服务平台框架开展的“立体一张图”通过对二三维空间数据的一体化描述、组织与存储,发现和发布机制,能够将分布于不同结点的地表、地下的三维空间数据通过场景服务的方式进行整合共享,实现了信息集成整合可视化和高效交互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空间数据服务机制和支撑技术。基于地质信息服务平台框架开展的非结构化地质数据管理与服务集成应用方法,提高数据的存储及管理效率,利于信息的搜索和综合提取,其应用层与框架的对接技术为具体的地质信息服务的流程的实践与示范奠定了技术基础。在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中的实践和示范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服务平台框架能够满足不同粒度的地质图服务、基于位置的地质信息移动共享服务、潜力评价工作流试验等部署要求。针对空间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探索出的一种高效的数据一体化组织管理、存储与集成、发现、发布、共享与服务机制,能够提升地质信息评价服务与应用的快速服务能力,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