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情境下学前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果推理是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必不可少的认知要素,也是帮助人们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的认知过程。证人证词、观察学习结果和自主探索结果是儿童进行因果推理的基本素材,但研究者还未探明三类素材对儿童因果推理结果的交互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也未控制证据顺序变量,也未采取有效手段保证儿童获得正确的证据;在研究内容上多重视两项证据,并未研究三项证据对儿童因果推理结果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以学前末期儿童(65月龄-77月龄)为被试,使用可信度问题帮助儿童获得证词的可信度,使用记忆问题帮助儿童获得证词的内容,使用测验问题帮助儿童获得观察学习结果和自主探索结果,使用总结问题帮助儿童获得证人犯错信息,在控制证据顺序变量的基础上探讨相互矛盾的证据对儿童因果推理表现的交互作用方式。实验1探讨证人证词和观察学习结果两类证据的呈现顺序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兼论儿童对“无知的优势”的使用。使用记忆问题和判断问题分别帮助儿童获得证词的内容和观察学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1)证据顺序导致显著的近因效应;(2)证词可信度对儿童的因果推理没有显著影响;(3)儿童不能理解和使用证人的可信度。实验2针对实验1发现“证词可信度对儿童的因果推理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使用可信度问题帮助儿童获得证词的可信度信息,进一步探究证词可信度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证词可信度显著影响儿童的因果推理结果,在观察结果与证词矛盾条件下,儿童更相信可信证词而非不可信证词;(2)感知到证词可信度是儿童使用它的前提,可信度问题有助于儿童感知到证词可信度;(3)儿童不能理解和使用证人的可信度。实验3控制证据顺序变量,增加总结问题帮助儿童明确证人犯错,探讨证人证词和自主探索结果对儿童因果推理结果的交互作用,兼论儿童对“无知的优势”的使用。研究结果显示:(1)在自主探索结果与证词矛盾条件下,儿童更相信可信证词而非不可信证词;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可信度提问有助于儿童获得和使用证词可信度;(2)儿童能够理解和使用证人的可信度;(3)感知到证人犯错是儿童理解和使用证人可信度的关键,使用“总结问题”可以帮助儿童感知到证人犯错。实验4探讨观察学习结果和自主探索结果对儿童因果推理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在只获得观察学习结果或自主探索结果一种证据条件下,绝大多数儿童依据所获证据推断因果关系;(2)在获得观察学习结果和自主探索结果两种证据条件下,儿童能综合两类证据推断因果关系,其中自主探索结果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力大于观察学习结果。实验5探讨证人证词、观察学习结果、自主探索结果三类证据相互矛盾条件下儿童的因果推理表现,同时进一步探究证据顺序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证据顺序在“自主探索在最后”实验条件导致显著的近因效应;大部分儿童(59%)基于自主探索结果推断因果关系;基于证人证词推断因果关系的儿童比例(24%)与随机水平(33%)没有显著性差异;基于观察结果推断因果关系的儿童比例(17%)显著低于随机水平;显示在三类证据相互矛盾时,儿童更依赖自主探索获得的证据而非证人证词或者观察结果推断因果关系。实验6在实验5的基础上探讨证据累积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了显著的证据累积效应:如果没有获得其他证据支持,只有很少儿童依据证人证词或他人实验结果推断因果关系;如果获得其他证据支持,依据证人证词或他人实验结果推断因果关系的儿童人数显著增加;但基于自主探索结果推断因果关系的儿童人数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说明:(1)证据顺序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表现为近因效应,但这一近因效应不很稳定,容易因其他自变量的干扰而消失;(2)在未明确要求儿童关注证词的可信度和证人的可信度信息条件下,学前末期儿童不能使用这些信息;但在使用可信度问题和总结问题能够帮助儿童获得证词和证人的可信度信息条件下,儿童能够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推断因果关系;这似乎说明儿童内隐地保存了证人和证词的可信度信息,外显问题可以帮助儿童提取这些信息;(3)在两类证据相互矛盾的实验条件下,儿童能综合两类证据推断因果关系;与他人实验结果相比,儿童更相信自主探索获得的证据;与不可信证词相比,儿童更相信证人提供的可信证词;(4)在三种证据相互矛盾的实验条件下,儿童更相信自主探索获得的证据,只有很少儿童依据证人证词或他人实验结果推断因果关系;如果获得其他证据支持,依据证人证词或他人实验结果推断因果关系的儿童人数显著增加。后续研究可以关注儿童的人格特征与三类证据如何交互作用于儿童的因果推理,重视研究三类证据在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和证据评估过程中的作用,创新学前儿童科学思维教育模式,为提高儿童科学思维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建筑教育领域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重庆大学于近年开设城市设计专业全英文留学生硕士班,并将《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国际课程纳入其教学体系之中。文章回溯了该课程建设
文章在分析我国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破坏耕地、未经批准占地、低价出让土地、非法批地与其他等六类土地违法行为的制度背景与诱发机理基础上,以2004~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该文对琼海市塔洋镇林下经济模式进行了
光子是传递、处理、储存信息的重要载体,微纳光子学作为光子信息领域的重点方向近二十年来获得快速发展。表面等离激元(SPP)因其对光场的约束能力以及亚波长的特性,给微纳光
目的分析湖北省接种率较高的两个市儿童接种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疫苗后AEFI报告情况,评价EV71疫苗上市后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正>河北省早在1995年即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2005年11月开始全面推行,已成为扶贫济困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经过几年努力,农村低保覆盖人数由2005年的34.8万人增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传统贸易发展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传统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因此
农村中学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要为本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生物学科的教学应走出一条适合农村特点的教学改革之路。生物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内容特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路志正教授,从医70余年,熟谙经典,博采众长,勤于实践,创新发挥,被誉为一代中医大家。路老堪称"杂病圣手",能够将中医理论灵活运用于辨证施治当中,对疑
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所要求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从而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新品种是当今科研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转化方法是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操作简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