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城镇在经历从农耕到小手工商业社会漫长的自然演进过程中,积累了大
量与生活形态息息相关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一代代人的传袭和潜移默化
中又维系和充实着历史城镇各自独特而丰富的物质空间环境。
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制度转
型时期,那些承载着生动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城镇,正在经历着它们有始
以来最迅猛的剧变。以旅游业为主的文化遗产经营开发活动,既为历史城镇的发
展创造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压力和风险。
如何利用这些保护下来的历史环境,尤其是如何进一步使物质环境中蕴涵的
文化底蕴进一步显现出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命力,是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
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与利用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
文提出对历史城镇的保护应当首先从规划层面加强无形文化内容的研究,将物质
环境保护整治与文化旅游发展利用紧密结合,形成物质环境留存、社会网络维系、
无形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保护”。
论文以上海新场古镇整体性保护研究为例,着重介绍了在历史城镇保护中开
展无形文化层面调查、分析、评价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将无形文化资源导入历史
城镇的保护设计的意义、类型、方法和途径等。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历史城镇,无形文化,导入,整体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