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睡眠障碍指从睡眠至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包括嗜睡、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睡眠障碍可发生于正常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金属离子在睡眠活动和精神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重性抑郁共患睡眠障碍患者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与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关联。 方法:入组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的抑郁患者19例,脱落2例,实际观察1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进行为期两周的MECT合并抗抑郁药物(SSRIs)治疗。一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干预治疗,另一组则不加用镇静催眠药物,每位患者在MECT治疗前、MECT治疗一周、MECT治疗两周后采血,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PSQI)(详见附录)进行睡眠状况评估。入组标准:符合DSM-Ⅳ诊断的重性抑郁患者;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排除呼吸系统、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正在服用高剂量精神活性药物等。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集静脉血3ml。采用生化法和电解质法检测血浆中锌(Zn2+)、铜(Cu2+)、锂(Li1+)、铁(Fe2+)浓度。 结果:①比较服用镇静催眠药组(用药组)和非服用镇静催眠药组(非用药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布及基线PSQ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MECT治疗六次后用药组和非用药组PSQI评分经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③对PSQI七个维度分别进行一般线性模型(GLM)组间比较。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在不同时间点睡眠质量维度、入睡时间维度、睡眠时间维度、睡眠效率维度、睡眠障碍维度和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比较两组间Zn2+、Cu2+、Li1+和Fe2+的基线水平,结果显示:四个离子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⑤MECT治疗六次后用药组和非用药组Zn2+、Cu2+和Li1+进行GLM组间比较。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在治疗前、治疗三次、治疗六次后三个时间点Cu2+、L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i1+时间和分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49)。⑥Zn2+、Cu2+、Li1+和Fe2+与PSQI评分及七个维度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线Zn2+、Li1+及Fe2+与基线PSQI及七个维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Cu2+和睡眠障碍维度呈负相关(r=-0.528,p=0.029)。⑦治疗六次后Zn2+、Cu2+、Li1+、Fe2+的差值(Δ3-1)变化与PSQI及七个维度差值(Δ3-1)变化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六次后Zn2+(Δ3-1)与入睡时间维度(Δ3-1)之间呈负相关(r=-0.565,p=0.018),Fe2+(Δ3-1)和日间功能障碍维度(Δ3-1)之间呈正相关(r=0.589,p=0.011)。 结论:本研究所有被试PS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且与服用催眠药物没有关系。治疗六次后Zn2+(Δ3-1)与入睡时间维度(Δ3-1)呈负相关,Fe2+(Δ3-1)和日间功能障碍维度(Δ3-1)呈正相关,推测可能是由于MECT作用改变了外周血中4个金属离子的分布。Zn2+和Fe2+变化可能是预测临床治疗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