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sh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民事行为保全制度,这是我国在民事立法上的进步。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后简称为《解释》),对民事行为保全制度作了完善。但我国民事行为保全制度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完善之处。本文将对民事行为保全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与借鉴域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给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民事行为保全相关范畴的论述。该章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行为保全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定位。其次,与相关的制度作了对比与分析,发现行为保全与其他的联系与区别,体现出行为保全的独特性。再次,分析了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特征。它有着假定性、紧急性、简易性以及附属性的特征。最后,分析了行为保全制度的价值,其有着实现实体公正、保障程序公正、维护司法权威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判决执行的作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立法变迁的梳理,明晰了我国行为保全的渊源。再通过梳理我国现行法律中具体的条文规定,发现我国现行制度中存在着许多缺陷。第三章是对域外典型国家中相关制度的比较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本文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个角度着笔,首先分析了英国的中间禁令和美国的禁止令制度,然后对法国的紧急审理程序、德国的假处分制度以及与德国法律规定很是相似的日本假处分制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两大法系行为保全制度进行比较,探讨在我国制度环境中可以借鉴适用的一些规定和模式,以作为下文中提出完善建议的支撑。第四章是完善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建议。立足我国现有的规定,结合上文中我国在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域外部分的启示,从行为保全制度的提起、启动、审查、担保、裁定、执行和救济方面,对我国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设定梳理式的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介绍了Oracle8数据库系统中的大型对象(LOBs)数据类型在MIS中的应用,详细给出了用Delphi4.0在Client/Sever. Browser/Server结构中探纵Oracle8中的大型对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预示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更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化,依靠制度创新实现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传统经济,正逐渐向社会公众自主创新自发配置的新型经济模式转变。共享经济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凭借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力求
学位
《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标准进行了修订,更加明确、具体,明确具体只是相对的,其中仍然存在值得进一步研究之处。本文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刑法修正案(八)》颁布
介绍了VoD客户服务及计费系统中重要记录管理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思想,应用C++BuiIder有条件地选择重要记录进行转储(有点类似于备份)、恢复以及删除的实现技术.
应用适应于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C)上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的鹅细小病毒(GPV)弱毒疫苗株与番鸭细小病毒(MPV)弱毒疫苗,按适当比例混合,试制了MPV-GPV二联弱毒细胞苗,并测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