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模态语篇”是指除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声音或动作等符号系统且通过多种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意义的复合语篇。近年来随着多模态研究的增多,语言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意义,而是和其他符号系统联合起来表达多种意义。一直以来,对广告语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上,但是,在当今大众传播方式日益多模态的背景下,广告语篇作为媒体语篇的一种主要形式也逐步向多模态转化。本文对商业广告语篇中的互动意义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探讨商业广告是如运用文字、图像等手段来表明观点并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本研究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背景下,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基础,通过借鉴评价理论,构建了一个多模态互动模型作为语篇分析的工具,并采用该模型分析商业广告的互动意义。分析从视觉图像和图文关系两个层面展开,视觉图像层面探讨了商业广告如何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等符号手段与公众的互动;图文关系层面研究了图像和文本是如何通过态度意义共同作用来构建商业广告的互动意义。本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发现。一方面,在图像互动意义中,商业广告通过“接触”来传达信息进而吸引公众注意;通过“社会距离”来建议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切换“视角”来表达态度,从而影响公众意识形态,商业广告利用这些视觉手段实现协商、劝说等功能,从而敦促公众参与消费。另一方面,图像和文本在表达互动意义时存在共示和互补两种关系。共示指图像和文本共同表达态度意义,引起对商业广告的评价,从而更好的揭示广告中的互动意义;互补指当图像或者文本中某一种模态不能表达态度意义时,由另一种进行补充表达,图像和文本通过以上两种关系相互作用,对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补充或加强,从而增加广告的说服力。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研究。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了图像和文本的互动意义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有助于更加直接、清晰的探讨图像和文本之间在构建意义时的相互作用。实践上,本文为深入理解广告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